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郭朋坤
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校
一、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在数字化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场景和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其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能使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例如,在教授信息搜索技巧时,以学生计划一次家庭旅游,需要在网上查找旅游景点信息、交通路线、酒店预订等生活情境为例,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通过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的融合,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等多种技能。如在制作班级电子手抄报时,学生要从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编辑,最后通过文字处理软件将其制作成手抄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还培养了信息意识、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了信息素养。
(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实践中充满了各种复杂多样的问题,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实践融合,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编程知识后,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帮助老师统计班级学生的成绩,学生需要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于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的案例和操作步骤,未能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素材,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无法真正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标准,侧重于对学生操作结果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的教学策略(一)优化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践
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素材
教师应深入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素材,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时,可以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照片,如家庭聚会照片、旅游照片等,让学生通过软件对照片进行裁剪、调色、添加特效等操作,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图像处理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选取相关的信息技术案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疫情传播趋势、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授网络安全知识时,创设一个 “网络购物被骗” 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受害者,通过模拟被骗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网络诈骗,从而引出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小组合作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融合教学能力
(一)开展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教学的专项培训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教学的专项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培训,让教师深入理解融合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掌握融合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教学实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教学的发展。
六、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融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研究 . 曹小丽 ; 李勇辉 . 科技经济市场 ,2011(01)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王蕊 .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1(06)
[3]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苏杰. 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