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本中窥见幼儿核心素养
陶佳烨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幼儿园
关键字:绘本;绘本教学;全面锻炼;核心素养
李伯顿曾说:“绘本中每一个细节,不管他有多小多重要,都必须有固有的趣味和意义。”然而,不管是主体的形象还是微小的细节,并不需要孩子们费心的解读,而是在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能够穿过眼帘直入心扉,带给我们内心的共鸣与震撼。正是这种物象到意象的转化搭建起了绘本和读者之间心灵感应的桥梁,让孩子让读者为这感人的形象所吸引,陶醉和享受在绘本的世界当中。 一本绘本涵盖了很多内容,教师要学会抓住绘本中的内容为自己所用,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游戏中玩一玩,学一学,发展提高幼儿的各项基本能力,更好地建立幼儿的核心素养,为终生发展作奠基。
一、有效运用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培养幼儿的跃思能力
数学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既枯燥又懵懂的,因此抓住幼儿喜欢动物、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运用绘本内容中的数学元素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发展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1. 利用绘本语言,学习数学概念
以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为例,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是《好饿的毛毛虫》,现在我们请出毛毛虫”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先给幼儿呈现了一只动态的美丽的蝴蝶,激起兴趣“蝴蝶怎么会是毛毛虫呢?”,让他们思维发生碰撞,从而引起阅读兴趣,想去探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毛毛虫出现后,绘本语言是“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它吃了两个水梨 ......”这样的句式一眼就能发现里面隐藏着数学一一对应的元素,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画面上加入点点来表示星期几,毛毛虫吃了几个水果用数字表示,让幼儿学习点数物的一一对应,幼儿在语境中了解好饿的毛毛虫都吃了什么,又无形中学习了一一对应,发展幼儿的表达力,思考力。通过这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幼儿们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数字游戏化教学,发展数学思维
比如绘本《谁偷了包子》让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数数、减法产生兴趣。比如开始出现了一盘煎饺,可以问问幼儿盘子里一共有几个煎饺?(8 个),再问绸缎店老板买走了 5 个煎饺,还剩下几个?还有盘子里原来有 3 个煎饺,不见了一个,还剩几个?幼儿一边听故事,看图画,一边积极思考,充当小小侦探,跟着故事主人公妞妞一起破案找出“偷包子的真凶”。故事一步一步深入,幼儿不仅在故事情节中学会初步的加减法,发展数学计算能力,发展思维逻辑能力,还帮助了妞妞。最后发现原来偷吃食物的是一只小猫,小猫和妞妞成了好朋友。绘本故事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让幼儿在当小侦探的时候学会了9 以内的减法,巩固发展了思考力。
思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小小的一个活动只能帮助幼儿做好思考的奠基,幼儿真正获得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刺激幼儿,为幼儿准备他们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跃思。
二、有效运用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培养幼儿的跃美能力
绘本是通过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方法表达故事情节的读本,绘本的插画借助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图像,给予幼儿生动、形象、丰富、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优秀的绘本,它的插画富有艺术性,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绘本中的美术元素让我们以小见大,探寻其艺术价值。
《小天使失踪了》是一本很有趣的绘本,小主角艾罗觉得艺术很无聊,但为了写作业不得不参观美术馆,没想到,画中传来阵阵呼唤,为善良的艾罗开启了一次超乎想象的艺术冒险!询问伦勃朗、毕加索等画中的人物,穿梭进出蒙德里安的画作。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就是这些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且色度极为饱和。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在格子画中,除了三原色黑白之外,再无其他;除了垂直线和水平线之外,再无其他线条;除了直角与方块,再无其他形状。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这些是我们成人对格子画的解读,那幼儿能解读到什么呢?运用《小天使失踪了》这里的格子画,怎么发展幼儿的跃美能力呢?
1. 美术元素的识别与理解
通过对格子画直观的观察让幼儿形成初步的感受,了解格子画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需要运用到哪些材料,如黑色黏贴纸,三原色颜料。
2. 绘本阅读中的视觉感知训练
在观察中,幼儿可能无法说出关键经验,那么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快速锁定关键经验:垂直线和水平线是如何分布的,长短如何,距离如何,格子画中出现的形状是什么形状,大小如何,这些方块是如何得来的?(是通过长短不一的线条或垂直或水平切割而来,而且贯穿整个画面的长线条一直只有两条。)
3. 创造性表达与美术技能的培养
在幼儿观察分析出格子画的关键经验后,重要的一步是能自己表现出来吗?那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这里是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关键,能把自己看到的变成画作。有争议就有讨论就有思考,幼儿在观察、讨论、总结中了解格子画到底怎么来。在了解过后,幼儿就可以大胆创作了。幼儿就像一个个大师一样,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格子画。
绘本不仅是幼儿认识世界、感受情感的窗口,更是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让幼儿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故事情景化、互动式阅读体验等,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等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绘本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效果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们应当继续探索和实践,让绘本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