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徐晓庆
德惠市第八中学
高中生物学科作为自然学科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生命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机会和变革,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同时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而适应教育变革,以期提高生物教学整体水平。
一、新高考对于生物教学的影响
(一)考试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新高考模式下,生物学科呈现的考试形式向多样化的角度法,除了传统的考试形式以外,教师还需落实实验操作等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新高考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择符合其兴趣和特长的考试科目,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自主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1]。由于生物知识本身和学生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现象,给学生讲解教材理论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生物知识应用能力。
(三)调整优化教学措施
新高考背景下,对生物教师专业程度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实际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精通生物学科知识内容,同时还需结合新高考政策,落实跨学科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综合学习相关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新高考模式下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简化教学,让教学内容具象化呈现
简化教学落实过程中,不是教师简单地削弱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要求教师通过更加精炼,直观的形式呈现生物教材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手段。新高考模式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的重大变革,新高考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简化不仅要服务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需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避免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 [2]。新高考背景下,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落实具象化知识点内容,减轻学生认知负担,特别是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呈现教材知识内容,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构建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教学体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细胞结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 3D 打印技术,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制作细胞模型,相比于图片而言,学生学习更加简洁,直观,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精细化指导,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精细化指导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预见性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这使得生物学科的教学对象更加多样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还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能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精细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验问题,通过给学生详细介绍相关知识内容,保障实验过程的有效落实。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要求生物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因时,提出优化和改进措施,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应用问题引导措施,活跃学生思维
问题引导教学措施,可以有效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知识内容。新高考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方式,梳理学生学习流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可以借助生活实际案例,探究因为过度放牧出现的土地退化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生态系统,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同时提出科学合理解决措施。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措施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积极落实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养和能力。教师通过持续优化教学措施,进而适应新高考带来的给予,从而保障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瑶 . 高考改革视角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J].人文之友 , 2020.
[2] 李国萍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施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