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

漆琴伟

四川省绵阳中学

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英语教学不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其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必要手段。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英语教学策略,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英语教师。许多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需求。部分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英语学习环境。英语教材的选择也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语言环境不佳

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外,学生很少有机会与英语母语者交流,这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文化差异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语言,这些文化和语言与英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母语和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出现语言和文化的负迁移现象。例如,在英语语法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按照母语的语法规则来理解和运用英语,导致语法错误。

(二)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和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母语、轻英语”的教育观念。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就足够了,英语学习并不是必需的。这种教育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不当

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背诵法等,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三、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策略

(一)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英语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到当地讲学,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吸引和留住优秀的英语教师。政府和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英语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可以通过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丰富教学资源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英语学习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当地学生的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应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学校可以建立英语学习网站,上传英语学习视频、音频、课件等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英语学习平台,如英语流利说、百词斩

等,开展个性化的英语学习。

(三)营造语言环境

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开设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和互动。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校园内设置英语标语、英语宣传栏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文化的氛围。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英语母语者交流和学习。还可以邀请外教到学校讲学和授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四)结合少数民族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英语学习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了解和传承本民族文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在英语教学中出现文化冲突和文化歧视现象。教师应充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五)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运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四、教学策略的实施与评估

(一)实施步骤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将教学策略分解为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确保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评估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口语测试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等。通过评估,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策略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师资队伍、丰富教学资源、营造语言环境、结合少数民族文化、改进教学方法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杨蓉 .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3(26):126-127.

[2] 吴铁军 . 基于“渗透式”培养模式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J]. 智库时代 ,2023,(12):218-219.

[3] 巩玉霞.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思[J]. 求知导刊,2023,(0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