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效益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
高忠芳
德州市陵城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作者信息:高忠芳 (1979-),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学历:本科,助理农艺师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效益提升的影响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在优化种植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揭示其对农业种植效益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种植效益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效益;影响机制;农业现代化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将先进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效益提升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是以系统化方法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其内涵涵盖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示范展示、培训指导及跟踪服务的全链条[1]。该体系通过构建"科研机构-推广机构-经营主体"的三维联动机制,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领域实施全周期技术服务。具体而言,产前阶段重点开展土壤检测、良种遴选和市场分析;产中实施精准栽培、智能灌溉和疫病防控;产后延伸至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及品牌营销。
1.2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能够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1.3 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农技推广体系具有多重战略价值。数据显示,良种覆盖率每提升10%可增产粮食6-8%,机械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劳动生产率增长2.3%。该体系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年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1500万人次,显著提升从业者科技素养。在结构优化方面,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使土地利用率提高40%,而电商直播等新型营销技术助力农产品溢价达30%-50%。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节水抗旱技术推广使华北平原小麦单产提升22%,充分彰显了科技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支撑作用。
2 农业种植效益的内涵
2.1 经济效益
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体现为产量与价格的双重驱动机制。通过良种选育(如杂交水稻增产15%-20%)、水肥精准调控(节水30%条件下维持产量)及产后加工增值(如稻米加工增值率达120%),构建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体系。机械化播种与无人机植保使亩均生产成本降低25%-30%,而订单农业与电商直播模式推动农产品溢价率突破40%。
2.2 社会效益
该领域创造多重社会价值:一是就业承载,全国2.3亿农业经营户吸纳5.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占比提升至35%;二是经济辐射,每万元农业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增值2.1万元;三是文化传承,杂交水稻技术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农耕技艺活化利用创造文旅收入超80亿元[3]。
2.3 生态效益
生态化种植模式实现三重效益协同:通过秸秆还田(有机质含量提升0.8%/年)、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30%-50%)及节水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体系。云南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模式,使区域水土流失率降低76%,生物多样性指数达3.2。华北平原麦玉轮作系统推广深松整地技术,使耕层土壤固碳量增加12%,充分彰显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外部性。
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系统性转化机制,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生产力的重要过程,涵盖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示范推广及跟踪服务全链条。其核心在于构建“科研机构—推广机构—经营主体”协同机制,实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全周期技术覆盖。产前阶段聚焦土壤改良、良种筛选与市场研判;产中强化精准栽培、智能灌溉与疫病智能诊断;产后延伸至加工增值、冷链物流与品牌建设。例如,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墒情,结合AI算法生成施肥方案,可减少化肥用量20%以上,凸显技术集成对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作用。
3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效益提升的影响机制
3.1 优化种植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民,如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等因素,精确地进行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设施农业技术可以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3.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搭配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4]。
3.3 促进产业升级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例如,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可以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广农产品加工技术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环节,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5]。
3.4 增强抗风险能力
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多种风险。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供防灾减灾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市场风险。例如,推广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金融工具可以帮助农民分散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4 案例分析
4.1 某地区新品种推广案例
某地区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努力,引进并推广了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示范等方式,向农民传授新品种的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该品种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平均亩产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 10%以上,同时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4.2 某县设施农业发展案例
某县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技术,建设了大量的温室大棚。通过设施农业技术,该县可以在冬季生产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设施农业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县的设施农业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效益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它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等机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2 展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需求的对接。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推广经验,推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不断发展。
总之,农业技术推广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和方法,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伟丽.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25,(02):94-96
[2]席宏亮,李美娟.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使用效益评价与分析[J].黑龙江水利,2015,1(07):42-43+47.
[3]韩长山.新型职业农民行为及作用评价实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
[4]罗晓燕.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4,(02):43-45.
[5]李昌远,王薇,张丽芳,等.昆明市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8,(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