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肠内营养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

段锦良

鹤庆县金墩乡卫生院 云南 鹤庆 671501

【摘要】目的:分析在给予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普通饮食,研究组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营养状态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于炎性因子水平,研究组患者IL-17降幅和IGF-1的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缓解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力衰竭;肠内营养支持;炎性因子;营养状态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往往伴有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造瘘等方式,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肠道,为患者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选取80例内分泌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分别为:(25:15)、(69.28±4.42)岁、(7.56±0.83)个月。对照组分别为:(26:14)、(39.41±5.33)岁、(7.60±0.77)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研究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具体内容为:(1)评估患者状况: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2)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液,营养液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满足患者的身体需求。(3)安置营养管: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需要安置营养管。营养管的安置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还需要定期检查营养管的位置和通畅性,避免发生导管移位或堵塞等问题。(4)输注营养液:将营养液通过营养管输注到患者的肠道内,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患者不适,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输注方案。(5)营养监测与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要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体重、血白蛋白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还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1.3观察项目

1.3.1比较营养指标:清晨,当患者空腹时,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后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

1.3.2比较炎性因子:清晨,当患者空腹时,检测员抽取静脉血液,置于离心机内离心,保留上清液,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IL) -17 、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说明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营养指标差异

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比较炎性因子水平差异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较干预前均发生显著变化,且研究组患者IL-17降幅和IGF-1的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3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输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的不匹配,或是由于心室充盈受限或心室后负荷过重,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受限,从而引发循环淤血或心排出量减少[1]。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长期的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患者的预后[2]。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增强免疫力,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3]。本研究为了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分别为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饮食管理和肠内营养支持,数据显示,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营养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可见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治疗时,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意义重大,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苗燕,胡燕,吴元新.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21):5128-5131.

[2]马江艳,曲哲,贺怀莹.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2,21(01):126-127+132.

[3]李伟,赵翠,王国玉,等.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营养状态、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07):64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