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农村经济管理中清产核资结果的应用与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

古丽艾赛力·克衣木

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人民政府 838000 身份证号码:652101197211150460

引言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长期以来存在的集体资产权属不清、管理混乱、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与带农增收能力。为此,国家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将清产核资作为此项改革的先导性与基础性环节。清产核资工作旨在对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登记和产权界定,从而形成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基础。本研究立足于农村经济管理视角,聚焦清产核资结果的应用环节,深入探讨其与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旨在为破解应用难题、释放改革红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学理支撑与路径参考。

1 清产核资的内涵及其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清产核资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估价与产权界定的系统性过程。其内涵远超一次简单的资产盘点,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产权制度重构与管理革命。从内容上看,它覆盖了资源性资产(如土地、山林、水面)、经营性资产(如房屋、设备、对外投资)和非经营性资产(如公共设施、公益设施),致力于实现“底数清、情况明、账实相符”的管理目标。其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容撼动,它是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前提,通过确权登记颁证,从根本上解决了“资产属于谁、谁来做主、谁来受益”的核心问题,为资产的流转、交易与抵押融资扫清了法律障碍。它是实现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的基石,通过建立统一、透明、动态的资产台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遏制了资产流失、侵占和浪费现象,提升了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 清产核资结果应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

2.1 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

过去,集体经济发展决策常因“家底不清”而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投资失败、资源错配。清产核资所形成的全面、准确、翔实的资产数据库,如同为集体经济组织绘制了一幅精细的“资源地图”。管理者可以清晰掌握各类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价值及使用状况,从而能够基于真实数据,对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估,做出更为精准和优化的经营决策。例如,依据闲置资产的规模与区位优势,精准选择发展租赁、乡村旅游或仓储物流等产业;根据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性资产情况,决策发展特色种养、光伏发电等绿色项目,极大提升了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成功概率,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

2.2 为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与引入市场机制创造先决条件

农村大量集体资产,特别是闲置的厂房、校舍、宅基地以及未充分开发的“四荒”地等,长期处于“沉睡”状态,未能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清产核资结果的应用,正是唤醒这些“沉睡资产”的关键钥匙。通过产权明晰和价值评估,这些资产得以从账目上的“死资产”转变为可进入市场交易的“活资本”。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托清晰的产权凭证,通过发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方式,将这些闲置低效资产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共同开发经营。这不仅直接增加了集体的财产性收入,更通过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倒逼集体经济组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与集体经济壮大的双赢局面。

2.3 为强化集体资产监管与保障成员权益构建制度屏障

清产核资结果的公开与应用,是强化农村基层治理、保障集体成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的有力工具。将清产核资确认的资产总量、产权结构、管理主体等信息向全体集体成员公开,置于阳光之下,有效打破了以往资产管理的“黑箱”状态,从源头上预防了微腐败和权力滥用。同时,它为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资产监督管理新机制提供了操作依据。成员(股东)可以依据清晰的资产台账和股份份额,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并按股享受集体收益分配。这种透明化和制度化的治理模式,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激发了成员关心、支持和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集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3 推动清产核资结果高效应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3.1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畅通资产要素流动渠道

应用清产核资结果,首要是继续深化以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加快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后半篇文章”,规范股权设置与管理,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或公司),明确其市场法人地位,赋予其统一经营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必须着力破除资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制定规范的交易规则和流程,为清产核资确认的各类资产、资源以及股权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场所和服务,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3.2 创新资产运营模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径

坚决摒弃过去简单发包、租赁的单一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基于清产核资摸清的资源底牌,大胆探索多元化、混合型的资产运营模式。对于经营性资产,可探索自主经营、专业承包、联合开发等方式;对于闲置资产,可通过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等方式,优先与实力强、信誉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深度合作,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业态。积极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引导集体和成员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合作项目。

3.3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巩固清产核资应用成效

必须建立与清产核资结果应用相匹配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以防资产再度流失和管理复归混乱。要全面强化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将清产核资数据全部录入系统,实现动态更新、实时监控和网络公开。要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严格落实财务公开、民主决策、审计监督等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4 结语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的关键基石,而其成果的有效应用则是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清产核资结果在提供决策支持、盘活存量资产、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多重价值,并提出了深化产权改革、创新运营模式、健全监管体系等推动其高效应用的路径方向。未来的研究与实践需持续关注应用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优化政策供给与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恩付. 李恩付 关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J].2024(4).

[2]谭萃钰.广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3

[3]胡乃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 以洪洞县辛村乡为例[D].山西农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