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职“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

张津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71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项目批准号:JZY24382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中职 “大数据分析技术” 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至关重要。当前中职该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为此,提出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体系,引入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机会。利用大数据辅助教学,精准监测学习过程并个性化指导。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技术水平与教学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为中职大数据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教育、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引言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资产和决策依据。随着各行业对大数据分析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开设 “大数据分析技术” 课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然而,目前中职 “大数据分析技术” 课程在教学中面临诸多问题,教学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

一方面,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使中职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学模式,也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职 “大数据分析技术”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的表现及影响

表现为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场景。课程设置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缺乏对实际项目案例的深入剖析。影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导致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二)教学方法单一的具体情况及弊端

目前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薄弱的现状及后果

实践课程占比较低,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真正掌握大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技术。后果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毕业后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大数据分析任务时无从下手,影响就业竞争力。此外,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三、中职 “大数据分析技术” 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体系

设计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大数据分析项目,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例如,以电商行业的销售数据分析项目为例,让学生从数据采集、清洗到分析建模逐步完成任务。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效果。引入真实的大数据分析案例,如企业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成果。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激发竞争意识。

翻转课堂的实践与优势。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资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重点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三)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实习基地的过程与意义。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在实习中接触到实际的大数据分析项目,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与实践案例。开展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活动。例如,邀请企业数据分析师为学生授课,分享实际工作经验。

(四)利用大数据辅助教学

精准监测学习过程的方法与技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进度,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建议。

个性化指导的实施策略与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技术水平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大数据分析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发展。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成果显著提升

技能掌握更扎实。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小组合作和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掌握更加扎实。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进行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和可视化等操作。例如,在一个关于城市交通流量分析的项目中,学生们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地分析出交通拥堵的时段和地点,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以项目为导向和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查阅资料、探索问题并交流讨论,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改善

教学评价指标更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教师可依此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实践项目比重、加强团队合作能力考核等。

学生与教师反馈良好。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有趣实用,感受到成长进步,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教师也觉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了互动沟通,且在教学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符合企业需求,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在大数据分析相关领域就业竞争力增强。不少毕业生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从事数据分析工作,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企业满意度高。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认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与中职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人才。

总之,中职 “大数据分析技术” 精品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成果、课程教学质量和社会需求满足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职教育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总结

本研究针对中职 “大数据分析技术”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大数据辅助教学以及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了实用型人才。

(二)创新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

该创新教学模式为中职大数据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其他中职学校可以借鉴此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三)对未来中职大数据分析技术课程教学的展望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大数据分析技术课程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课程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引入更多的实际项目和案例。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兴果,金世成.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作用及展望[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134(4):186-188.

[2]许宗艳.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0):160-161.

[3]熊英.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课程教学案例中的应用[J]. 集成电路应用,2024,41(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