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中造价管理优化路径
霍永玲
青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青海西宁 810022
引言
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电气技术,为建筑赋予了更高的功能性、舒适性与安全性。从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亮度,到智能安防系统实时监控并预警潜在危险,智能化元素已渗透到建筑电气工程的各个角落。然而,在享受智能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成为了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合理控制造价不仅能确保项目预算不超支,还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在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准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不力等,亟待解决。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
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涉及众多先进设备与复杂技术,在预算编制阶段,由于市场上智能设备价格波动频繁,且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造价管理人员难以准确掌握设备与材料的真实价格。例如,新型的智能传感器,其价格可能因品牌、功能以及技术更新换代而差异巨大。同时,智能化系统的集成难度较高,对于系统集成费用的估算往往缺乏可靠依据。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难以适应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复杂性,导致预算与实际造价出现较大偏差,为后续项目实施带来资金风险。
(二)设计变更频繁
在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业主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设计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理解的局限性,设计变更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业主可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智能化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如增加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时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电气线路的布局与建筑物结构冲突,从而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每一次设计变更都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包括材料的重新采购、施工工序的调整以及人工费用的增加等。
(三)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不力
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成本的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在材料采购环节,缺乏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与价格比较机制,可能导致采购的材料价格偏高。同时,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材料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如电线电缆的不合理裁剪。此外,施工进度安排不合理,导致工期延误,进而增加了人工成本与设备租赁成本。例如,由于施工人员对智能设备安装技术不熟练,导致安装过程中出现多次返工,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四)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专业性较强,对造价管理人员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传统的造价知识,还需要其对智能化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目前许多造价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智能化技术知识,无法准确理解智能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在造价管理过程中难以对设备选型、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把控。例如,在智能安防系统造价管理中,由于对不同类型监控设备的性能与价格缺乏深入了解,可能导致设备选型不当,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管理优化路径
(一)精准预算编制
1.建立价格信息数据库
造价管理人员应广泛收集智能设备、材料的价格信息,包括不同品牌、型号的产品价格以及价格的波动趋势。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更新数据库。通过对历史价格数据的分析,运用数据分析模型预测未来价格走势,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价格依据。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过去五年智能照明设备的价格变化进行分析,预测下一年度的价格区间。
2.引入先进的估算方法
采用基于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造价估算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的建筑电气模型,将各种设备、管线等信息纳入模型中,精确计算工程量。
同时,BIM 模型可以与造价数据库相连,自动生成详细的造价估算报告,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效率。例如,在某智能化写字楼电气工程预算编制中,运用 BIM 技术后,预算准确率从以往的 70% 提升至 90% 。
(二)强化设计变更管理
1.建立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在项目实施前,制定严格的设计变更审批流程。任何设计变更都需经过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造价管理单位的共同审批。在审批过程中,详细评估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只有当变更带来的效益大于成本增加时,才予以批准。例如,对于增加智能会议室功能的设计变更,需评估增加的设备采购成本、施工成本与未来使用效益之间的关系。
2.加强设计阶段的沟通与协作
在设计阶段,业主、设计单位与造价管理单位应保持密切沟通。业主明确表达自身需求,设计单位充分考虑造价因素进行设计,造价管理单位提供专业的造价建议。通过多轮的沟通与协作,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例如,在设计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时,三方共同研讨,确定最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后期因需求不明确而导致的设计变更。
(三)严格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1.优化材料采购管理
建立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机制,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同时,采用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例如,某建筑企业通过集中采购智能开关设备,采购成本降低了 15% 。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工期延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减少因施工失误导致的返工。同时,建立材料领用制度,严格控制材料浪费。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材料管理员,对电线电缆等材料的领用进行详细登记,有效减少了材料浪费现象。
(四)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1.组织专业培训
定期组织造价管理人员参加智能化技术与造价管理相结合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讲解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技术要点、设备选型以及造价管理的最新方法。通过培训,使造价管理人员掌握智能化技术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例如,每年组织两次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智能设备造价分析等。
2.鼓励自主学习与交流
鼓励造价管理人员自主学习智能化技术知识,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与行业论坛。同时,建立内部交流平台,促进造价管理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例如,某建筑企业建立了线上造价管理交流群,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在群内分享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管理的经验与案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造价管理的优化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准预算编制、强化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以及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等一系列优化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建筑企业应持续关注造价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造价管理体系,为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苏宝玉.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电气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11):172-174
[2]高洋.建筑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化路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12):09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