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思政融合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刘泽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环境设计专业思政课程现状

随着国内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存在轻文化、重专业的情况,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缺乏重视,即使学习也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草草了事,认真学习的现象寥寥无几,挂科现象也尤为凸显。相较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而言,思政课程由于理论偏多,时常让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丢了兴趣。同时,由于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误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夸夸其谈,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些种种迹象都易致使大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念,表现为政治认同感弱,责任感不强等情况[]。

大学生虽已成年脱离了父母管束,但未步入社会的他们仍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完善的攻坚阶段,因此,高校如何进行思政课堂的教育,让大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这一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艺术类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将思政元素融入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当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运用于今后的设计于创作中,从而达到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引入思政元素的改革思路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是单纯的将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也不是将专业课程中“嵌入”思政元素,而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挖掘其所蕴含的“育人元素”。本次教学改革研究选择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为基调,并以室内空间设计课程为例进行实施教学。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创意构思、美学思想、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营销等多个领域。为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想教育的双重目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的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模式[]。

(一)确定课程定位

在讲授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时,教师需明确课程定位,即以专业知识的讲解为核心,同时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使课程既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程,也不局限于专业领域中的“技艺”传授或单纯的“记录”表达。教师应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包括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科学组织、课程考核全面评估以及课后教学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专业知识的传递与教学设计中融入的思政元素,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习惯。最终,在实现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从而真正践行“育德”先于“育人”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与行为准则[]。

(二)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早期的室内空间设计主要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进行展开,而现在的室内空间设计则是要体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工匠精神。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新时代的背景进行开展教学,以培养场所理念与工匠精神为己任展开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传承下来的营造技艺与美学理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将这些大国工匠精神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设计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文化

自信和民族自豪感[3]。

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找寻思政元素与室内空间设计课程结合的“契合点”

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程当中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找寻二者的切入点,并且需要密切关注时政热点,找到室内空间设计课程论与现实社会、学生思想动向相一致的切合点,且不能生拉硬套,需将室内空间设计课程里具有当代价值、民族文化精髓的部分加以凝练,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该激起其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二)探究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法

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元素进行荣融合,通过课程考核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它不仅体现在平时作业上,还可以将其融入到期末考试中。同时,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上也可以作出改变,如教师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上,除了对基本的课堂作业进行评分以外,还可以对学生课上的表现进行现场评分,并注重对其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期末考成绩的评定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占比,从而提高学生的重视度,以此让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达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共同发展的目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总结

在室内空间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让思政元素与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更有效的融合,有助于将枯燥的室内空间设计理论概念学习变得更有趣味,同时很大程度上较少课程思政的说教味,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的感受场所价值理念与大国工匠精神,以此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精准理念与解读,为今后的新时期艺术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储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努力打破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并通过教育教学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优秀大学生,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少君.新时期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探[J].艺术教育,2018(22):155-156.

[2]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23.

[3] 杨翔凤.思政元素融入中国环境设计简史课程教学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45-46.

[4] 刘蓉.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纺织报告,2023(11):114-116.

作者简介:刘泽宇(1992-),男,专业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设计

基金项目:2025 年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数智技术赋能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精准化育人路径研究”(SZ25B0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