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滚钟口水库水量调度及超标准洪水调度研究

作者

马泽旭

身份证号:6401211985****951X

引言

银川市滚钟口水库作为贺兰山山洪拦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防洪和农业灌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库始建于 1989 年,经过2005-2007 年扩建和 2012 年除险加固,现已成为一座集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随着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银川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滚钟口水库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调度挑战。如何科学平衡防洪与兴利的关系,特别是在遭遇超标准洪水时的应急调度,成为水库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2025 年银川市滚钟口水库调度规程》,结合水库实际运行数据,系统研究水库水量调度体系及超标准洪水应对策略,旨在为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最大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水库概况与设计功能

1.工程基本概况

滚钟口水库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地处贺兰山中段山前洪积扇区域,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3729~3853 ,东经 10549~10653 ′之间。水库承纳大口子、小口子、黄旗口、大水箕、小水箕、镇木关、拜寺口、韭菜沟等 8 条山洪沟道来水,总集水面积达 227km2. 。工程主要由主坝、南副坝、北副坝、泄洪闸、补水涵洞和非常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

主坝为南北走向的均质土坝,平行于西干渠布置,全长 4.4km ,坝顶高程 1129.84m ,顶宽 15m ,最大坝高 7.6m 。坝体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护坡和复合土工膜( 200g/0.5mm/200g )防渗,下游坝坡为混凝土菱形格护坡。坝基防渗采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墙深 14m ,有效厚度 0.2m 。北副坝长 0.92km ,距主坝 350m 处设有一座非常溢洪道;南副坝长 1.1km 水库中间设有东西向隔堤,将库区分隔为南北两个区域,隔堤上建有一座净过流宽度 60m的交通桥。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滚钟口水库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3 级,次要建筑物为 4 级。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100 年一遇。2024 年提标改造后,水库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为:死水位 1123.89m (死库容 266 万 )、正常蓄水位 1125.00m (调蓄库容 398Fm3 )、主汛期汛限水位 1125.00m (调蓄库容 314 万 )、非主汛期汛限水位 1125.50m 、设计洪水位 1127.26m 、校核洪水位 1127.80m (总库容 1657.82 万 in3 )。

2.水文气象特征

水库所在区域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5°C ,年平均最大风速 15.5m/s ,年平均日照时数 2800~3000 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仅 200mm

贺兰山地区局地暴雨频繁,具有突发性强、强度大、历时短的特点,洪水过程多为陡涨陡落,峰型尖瘦,洪水历时一般为几小时至一天。根据水文观测资料,滚钟口水库多年平均径流深 22mm ,年均径流量 499 万m³。泥沙方面,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 530t/km2 (合 353m3/km2 ),推移质约占山洪沟悬移质的 30% ,坡地输沙模数 133m3/km2 。水库 30 年淤积总量约 186.6 万m³。

3.水库设计功能与任务

滚钟口水库是银川市城市防洪体系中的关键节点,主要承担两大任务:

一是城市防洪任务。水库位于贺兰山暴雨洪水多发区,每年 6-9 月主汛期期间负责拦蓄 8 条山洪沟的来水,减轻下游防洪压力。通过滞洪削峰,有效降低洪水对银川市西部区域的威胁。

二是灌溉调节补水任务。水库与西干渠通过挡水闸和泄洪闸相连,在夏秋灌供水紧张时期为下游灌区补水。特别是在黄河来水偏枯年份,水库的调蓄功能对缓解灌溉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水库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通过合理调度可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水库设计的综合利用目标是"力保防汛、兼顾灌溉、改善生态",调

度原则为"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

二、水库水量调度体系

1.调度责任体系

滚钟口水库实行分级管理的调度责任体系。西干渠管理处镇北堡拦洪库管理所作为水库日常运行管理单位,具体负责供水调度、汛期调度和灌溉补水等工作,管理人员编制 7 人。宁夏西干渠管理处作为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水库防汛工作。水库运行服从西干渠管理处的统一调度,重大调度决策需报西夏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批准。

2.调度依据与条件

水库调度主要依据以下条件和指标:

(1)水库安全运用条件:包括水工建筑物安全标准(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 3 级)、金属结构设备运行状态(泄洪闸门启闭系统等)、工程安全监测数据(渗压计、变形监测点等)。

(2)水文气象预报:与气象水文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变化趋势。

(3)水库特征水位:死水位 1123.89m 、正常蓄水位 1125.00m 、汛限水位(主汛期 1125.00m ,非主汛期 1125.50m )、设计洪水位 1127.26m 、校核洪水位 1127.80m

三、超标准洪水调度策略

1.防洪调度任务与原则

滚钟口水库防洪调度的核心任务是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调蓄入库洪水,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洪涝灾害。调度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第一:保持大坝稳定是防洪调度的首要原则,任何调度决策不得危及工程安全。

(2)分级控制:根据洪水频率采取差异化调度措施,优先利用泄洪闸,必要时启用非常溢洪道。

(3)汛限水位管控:主汛期(7-8 月)水位不超过 1125.00m ,非主汛期(5-6 月、9 月)不超过 1125.50m 。

(4)预报预警: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提前预泄腾库,为迎汛做好准备。

2.超标准洪水调度方式

根据洪水规模和发展态势,滚钟口水库实行分级调度:

(1)一级调度(水位 1125.00-1127.00m ):开启泄洪闸控制下泄流量≤20m3/s ,洪水经西干渠下泄。此时泄洪闸由 2 台 15t手电两用启闭机控制,配备 30KW备用发电机保障电力供应。

(2)二级调度(水位 1127.00-1127.44m ):泄洪闸与非常溢洪道(宽顶堰结构,堰顶高程 1127.00m ,宽 8m )联合运行。若西干渠泄洪能力不足,则开启芦花沟退水闸(设计泄流 35m3/s ),将部分洪水导入芦花沟滞洪区。

(3)三级调度(水位 >1127.44m ):进入应急状态,全开所有泄洪设施,同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下游群众转移。此时水库主要依靠库容滞洪,尽可能延缓洪峰下泄时间。

结论

滚钟口水库经过多年建设与完善,已形成较为科学的水量调度体系和超标准洪水应对机制。实现了防洪、灌溉、生态等多目标协同。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调度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2015)

[2]宁夏水利厅. 宁夏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导则. 2019

[3]银川市水务局. 滚钟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报告. 2012

[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滚钟口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