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一带一路视域下海湾阿拉伯国家语言法制探微

作者

李宏恩

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 710127

导言

海湾地区作为具有独特政治意义的区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更是让人们心生崇敬,作为阿拉伯语言使用区,其语言政策更是和语言法制更是无数人关注的要点,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桥梁,也是跨文化交际传播的重要手段,很多国家以法律确定其合法性地位。通过研究海湾地区的语言法制,能够增进与海湾国家的了解,透视伊斯兰法律体系,助益双边交流。

一、海湾阿拉伯国家概况

海湾阿拉伯国家位于亚洲西南部的波斯湾沿岸,介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之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连接,进而通向印度洋,是重要的国际通道,在世界地缘政治上也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里是人类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阿拉伯语是其主要语言,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在海湾地区,各国政治体制略有不同,但多为君主制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还以丰富的石油资源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石油出口曾是主要的创汇途径和经济来源,另外,海湾国家均奉行务实、平衡和多元的外交政策,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扩大地区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寻求更多的合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让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地缘政治上也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无数的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国。

二、阿拉伯国家语言法制

许多阿拉伯国家,其语言政策规定阿拉伯语为他们的官方语言,呈现出本族语化语言关系政策类型。在中东地区海湾阿拉伯国家,阿拉伯语是各国列入宪法的官方语言,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英语也逐渐被阿拉伯世界所接纳,在某种层次上,阿拉伯语官方语言的地位确立,更多是得益于宗教层面的推动,因为在伊斯兰文化圈内,阿拉伯语是维护其内在稳定性的重要支点。

尽管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阿拉伯语标准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但由于其国家化进程和为了更快与国际接轨,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是可是使用的,并且也在大范围的使用。出于保护民族文化的考量和国内民众正常交流的需要,海湾方言同样也是可以使用。因此,语言多样性是该地区的重要特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致力于捍卫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传统,积极推动阿拉伯标准语的在中东地区的广泛使用与传播,捍卫伊斯兰教的正统地位,海湾阿拉伯国家也在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推动阿拉伯语的广泛使用,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并在多语种中寻求平衡,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语言法制用于调和语言多样性,社会秩序和国族认同的关系,保障国家语言权利的同时促进语言的合理使用与发展,进一步助益国家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伊斯兰法律体系是海湾阿拉伯地区人文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文明的交流碰撞与日剧增,研究了解伊斯兰法制体系,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与文化偏见,与此同时,也丰富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内容,为全面认识海湾阿拉伯国家提供了一个法律视角。

三、海湾阿拉伯国家社会变迁与语言法制的互动

受到历史殖民的影响以及全球化的冲击,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制度和语言体系也深受影响。语言也可以是一面反射出社会万象的镜子。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语言法制明确阿拉伯语为国家官方语言,要求政府文件、教育体系、媒体传播等以阿拉伯语为核心,直接保障了阿拉伯语的存续与活力,通过广泛使用以及确立合法地位,来进一步巩固其地位,进而巩固了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增强了民众对阿拉伯文化的认同感,海湾国家因经济开放接触大量外来语言(如英语),语言法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稀释,维护了阿拉伯文化的独特性。

部分海湾国家通过立法规范阿拉伯语的拼写、语法和用词(如推广现代标准阿拉伯语),减少了方言差异带来的文化隔阂,促进了海湾地区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与统一。语言法制的不断完善,其作用也是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规定教育体系以阿拉伯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确保不同阶层、族群的民众能通过统一语言接受教育,降低社会融入门槛,维护社会公平。

语言法制和宗教也是相互影响的,阿拉伯国家的法律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我们往往将其称之为伊斯兰法制体系,伊斯兰法制体系充分吸收了伊斯兰教的戒律和规则。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被无数的教徒视为伊斯兰教的最高规则,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语言,语言法制对其地位的强化,间接巩固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而宗教在海湾国家往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海湾国家依赖国际经济合作,尤其是其支柱产业-石油出口,需使用英语等外语,但语言法制率先通过并明确阿拉伯语的优先地位,在推动国际化的同时,避免了本土社会因语言混乱导致的身份认同危机。近些年,良好的发展契机以及发展潜力,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入国也在积极的学习阿拉伯语,(例如中国),语言的学习加深了合作和巩固了友谊。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语言法制既是文化传承的“保护伞”,也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在全球化背景下平衡了本土传统与外部影响,深刻塑造了阿拉伯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轨迹。

四、结语

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桥梁,文明互鉴的纽带,法律作为维护区域治理和语言生态治理的重要工具,两者均在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研究波斯湾阿拉伯国家语言法制对于积极推进两地区文明互鉴,促进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作用,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样也是具有多重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变迁对阿拉伯语语言政策的影响[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2025 年第一届文化信息与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上).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459-462.

[2]杨利.沙特阿拉伯王国语言政策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

[3]毕媛媛.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9.

[4]唐雪梅,马吉德.“一带一路”沿线海湾阿拉伯国家语言现状与语言政策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6(04):103-107.

[5]王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政策概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2):23-27.

注:该论文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海湾阿拉伯国家语言法制研究的结项成果

作者:李宏恩(2004—),男,陕西商洛人,本科,现就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