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吕一凡 俞庆凯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1112
【摘要】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是确保公路安全运营和长久使用的关键因素。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综述了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并探讨了边坡的防护措施,并且对边坡稳定性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防护措施;发展趋势
一、引言
公路边坡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公路安全运营。然而,受复杂地质条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给公路建设与运营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急需深入分析边坡稳定性、提出有效防护措施并研究其发展趋势。
二、边坡稳定性主要分析方法
边坡稳定性评估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需综合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水文学等多领域知识。目前主流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及人工智能分析法等[1]。
(一)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通过计算边坡滑动面上抗滑力与下滑力之比(即安全系数)来评估边坡稳定性。其优点在于计算简便、结果直观,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无法考虑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过程,难以准确模拟边坡的复杂地质条件等。
极限平衡法中常用分析方法有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简布法等[2]。这些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均需对边坡进行条分处理,并假设各条块间作用力满足平衡条件。通过迭代计算,可得到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及其对应的滑动面位置。
(二)数值分析法
数值分析法是近年来随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边坡的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模拟边坡的应力-应变状态和变形破坏过程。数值分析法可充分考虑边坡的复杂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机制,能更准确地评估边坡稳定性。
数值分析法中常用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边坡和地质条件。例如,有限元法适用于连续介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离散元法则适用于非连续介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三)概率分析法
概率分析法是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边坡参数的不确定性,通过计算边坡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安全系数概率分布,评估边坡稳定性。概率分析法可更全面地考虑边坡的不确定性因素,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概率分析法中常用方法有蒙特卡罗模拟法、响应面法等。这些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或构建响应面模型,模拟边坡参数的不确定性,并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概率分布。
(四)人工智能分析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分析法通过建立边坡稳定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人工智能分析法具有自适应能力强、预测精度高等优点,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边坡的防护措施
边坡防护是确保公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防护原理和实施方式的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可以分为植被防护、工程防护以及综合防护三大类[3]。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防护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植被防护
植被防护通过种植草本、灌木、乔木,利用植物根系固土护坡,能增加土壤抗剪强度、减少水土流失,且施工简便、成本低、生态环保,在边坡防护中应用广泛[4]。
草本植物生长快、覆盖度高,是常用植被类型,如狗牙根耐旱耐瘠、根系发达,高羊茅耐寒,紫穗槐固土能力强、能在贫瘠土壤生长,合理配置养护可提升防护效果。
灌木和乔木根系发达、抗风性强,能抵御风化侵蚀,像刺槐固土且改良土壤,火炬松抗风能力佳。它们虽能增强边坡稳定性、改善生态与美观,但种植对空间和生长时间要求高,实际应用需综合考虑边坡状况与施工条件。
(二)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是利用工程结构物加固边坡的措施,通过增加抗滑力或减小下滑力提升稳定性,常见措施有挡土墙、抗滑桩和锚杆(索)框架梁[5]。
挡土墙通过支撑土体防止滑移坍塌,设计施工需考量地质、荷载、变形等因素。重力式挡土墙靠自身重力维持稳定,适用于低坡且地质好的边坡;悬臂式利用底板填土重量稳定,适合高坡、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扶壁式在悬臂式基础上增设扶壁,用于更高边坡。
抗滑桩依靠桩土摩擦力抵抗滑动,其设计施工要确定桩径、长度、间距等参数。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是常用类型,对于深层滑动边坡,抗滑桩深入滑动面下,能有效阻滑。
锚杆(索)框架梁将锚杆(索)锚固岩体,连接框架梁与土体形成防护屏障,框架梁起支撑作用。其设计施工需关注锚杆(索)直径、长度、预紧力等,在岩石边坡防护中,可充分发挥锚固与支撑作用,增强边坡稳定性。
(三)综合防护
综合防护是一种将植被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通过综合运用植被防护和工程防护的优点,可以进一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综合防护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边坡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6]。首先,需要对边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气候分析,以确定合适的植被类型和配置方式。其次,需要根据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要求选择合适的工程防护措施,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防护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最后,还需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防护措施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防护已经成为边坡防护的主流趋势之一。通过综合运用植被防护和工程防护的优点,可以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全面保障。同时,综合防护还能够改善边坡的生态环境和美观度,提高公路的整体品质和使用寿命。
四、边坡稳定性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边坡稳定性研究持续革新。在分析层面,多种方法融合趋势明显,如将数值模拟与概率分析结合,精准刻画复杂地质下的边坡稳定性;人工智能与传统方法联用,提高预测准确性。防护技术上,新型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兼具高强度与环保性,且施工技术智能化,借助无人机、智能设备提升施工和监测效率。管理方面,构建智能监测网络,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实时监控,实现自动预警。未来,边坡稳定性研究将在多学科协同下,朝着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公路安全提供更坚实保障[7]。
五、结束语
公路边坡稳定性对公路安全运营和长久使用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防护措施,研究了发展趋势。后续应持续创新分析方法、优化防护手段、加强智能管理,全面提升公路边坡稳定性,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洪玉.公路施工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北方交通,2025,(03):58-61.
[2]梁林柯.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土支护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J].建筑机械,2025,(02):160-164+167.
[3]李强.高速公路高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5,48(03):6-11.
[4]赵志豪,丁洋,孙浩然,等.植物对江岸边坡固坡效应及稳定性数值分析[J].中国水运,2025,(05):89-91.
[5]王帅,周昆,柳洪源,等.公路顺层岩质边坡防治技术[J].汽车周刊,2025,(05):30-31+3.
[6]姚传现.公路易失稳边坡加固防护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25,(09):108-111.
[7]吴雷.岩土工程中边坡加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5,51(03):159-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