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智能化技术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

刘浩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在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当下,电气设备作为其运行的核心支撑,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乎轨道交通的安全与效率。然而,轨道交通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复杂环境运行,故障频发且类型多样,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面临效率低、准确性差等困境。智能化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知识推理能力,为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实时感知设备状态、精准定位故障并预测发展趋势,有效提升故障诊断水平。因此,深入探究智能化技术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1.1 提升故障诊断效率

轨道交通电气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传统诊断方法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不仅效率低下,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误诊或漏诊。智能化技术通过自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运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与模式识别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分析设备状态,快速定位故障点。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故障数据进行训练,构建故障预测模型,实现故障的提前预警与快速响应,显著提升故障诊断效率。

1.2 降低运维成本

传统运维模式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定期巡检与维护,成本高昂。智能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精准预测故障发生,使运维工作从“被动维修”转变为“主动预防”。这种预防性维护策略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维修次数与备件更换,降低了运维成本。同时,智能化诊断系统还能优化维修计划,提高维修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节约运维成本。

1.3 增强系统可靠性

轨道交通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运营安全与乘客体验。智能化技术通过持续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避免故障扩大化,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此外,智能化诊断系统还能提供详细的故障报告与维修建议,为运维人员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处理故障,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4 促进智能化运维体系构建

智能化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是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能化诊断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状态的全面感知、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决策的智能支持。这不仅推动了轨道交通运维向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还为轨道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智能化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应用

2.1 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信号,如振动、温度、电流、电压等。这些信号中蕴含着丰富的设备状态信息,是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智能化技术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等,对这些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干扰,提取出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

例如,振动信号是反映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小波分析,可以将振动信号分解为不同频段的子信号,从而提取出与故障相关的特征频率成分。这些特征参数能够直观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如不平衡、不对中、松动等故障类型,为后续故障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2 模式识别与故障分类

模式识别是智能化故障诊断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构建故障模式库,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训练与分类,可实现故障的自动识别与分类。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这些算法能够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故障特征,构建准确的故障分类模型。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设备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与分类。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CNN 可以应用于变压器油色谱图像分析、断路器触头磨损图像识别等场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3 专家系统与知识推理

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推理的智能化诊断方法。它通过集成领域专家的知识与经验,构建故障诊断知识库,利用推理机对设备状态进行推理分析,得出故障诊断结论。专家系统能够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建议。

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专家系统可结合设备的历史故障记录、运行参数、维修记录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例如,当设备出现异常时,专家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状态信息与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推理出可能的故障原因,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方案。这种基于知识的推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还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

2.4 远程监控与实时诊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与实时诊断成为可能。通过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上安装传感器与通信模块,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与数据传输。智能化诊断系统接收并分析这些数据,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并发出预警。

远程监控与实时诊断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及时性与便捷性。运维人员可通过远程访问诊断系统,获取设备状态信息与故障诊断报告,进行远程指导与维修决策。例如,当设备在偏远地区或夜间出现故障时,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迅速定位故障点,并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运维成本。

2.5 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性维护

大数据分析是智能化故障诊断的重要支撑。通过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包括状态监测数据、维修记录、环境参数等,利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与模式,为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提供依据。

预测性维护是一种基于设备状态监测与数据分析的维护策略。它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与概率,提前制定维修计划,避免故障发生。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中,预测性维护可以应用于变压器、断路器、接触网等关键设备的维护中。例如,通过分析变压器的油色谱数据、负荷数据、温度数据等,可以预测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程度与故障风险,提前进行更换或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结束语

智能化技术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是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增强系统可靠性及推动智能化运维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通过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故障分类、专家系统与知识推理、远程监控与实时诊断以及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性维护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故障诊断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精细化。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轨道交通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还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化技术在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成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参考文献:

[1]基于高低频特征融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模糊检测方法[J].任正国,黄文琦,梁凌宇,郑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4(11).

[2]小波变换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丁翔;盛坚.光源与照明,2024(10).

[3]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与智能预测算法的研究[J].王文星.家电维修,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