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临时用电的物联网可视化巡检与隐患闭环治理研究

作者

邓玉婷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110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的有效举措。而在工程建设中,加强临时用电管理,可以为各项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但传统的临时用电巡检方式过于依赖人工巡检,不仅巡检效率低,还容易因漏检引发安全风险。由此可见,巡检部门深入研究物联网可视化巡检及隐患闭环治理措施十分必要。

1 临时用电的物联网可视化巡检必要性

1.1 安全隐患预警与精准决策支持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临时用电巡检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通过部署温度、漏电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可视化巡检,这不仅能缩短巡检时间,还有利于提升响应监测体系的等级,以达到毫秒级的响应监测。同时,在可视化看板的支持下,可实现温度热力图及电流波形等向直观图形的转化,这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使其进行高质量巡检与精准决策。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构建可视化巡检系统,且在机器学习技术的支持下,巡检部门可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依托该模型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临时用电设备劣化趋势进行预测,以防范安全风险[1]。

1.2 数字化巡检管理与资源优化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管理模式滞后,通常临时用电巡检会面对信息传递不及时、安全问题追溯难等情况,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可视化临时用电巡检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物联网系统不仅能自动生成电子台账,还可以与区块链技术融合,以构建完整的证据链,便于后期问题追溯。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这能够为资源调配提供支持,以提高资源调配效率与资源利用率,进而实现临时用电巡检资源优化。

2 临时用电的物联网可视化巡检策略

2.1 多维度传感器网络构建

为充分发挥物联网可视化巡检的实际效用,巡检部门应该构建多维度传感器网络,并打造覆盖电弧检测、温湿度检测、电流谐波等方面的智能传感器矩阵,例如,在某智慧工地建设中,施工单位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临时用电的多维度传感器网络,不仅增加了温度检测精度,还能够精确识别三相不平衡隐患。同时,临时用电巡检部门可以引入 LoRaWAN 组网的传感器,并加强与边缘计算节点结合,这有助于实现本地化数据分析。基于此,巡检部门可以从技术实现层面出发,采用“主干线 + 分支监测”的拓扑结构,以缩短水利水电工程中临时用电的电气故障定位时间[2]。

2.2 数字孪生驱动的巡检动态预警

为保证巡检效果,巡检部门应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以形成高效的动态预警系统。因此,巡检部门要依托 BIM 技术与 GIS 技术搭建 3D 可视化平台,以实现临时用电系统实时动态的同步显示,一旦系统检测到临时用电存在温度异常等问题,数字孪生体能够向管理人员自动发送预警信息,并为其推送设备参数、历史温度曲线等信息,提出具体的温度调控建议。同时,临时用电巡检部门可利用数字孪生驱动的动态预警系统监控电缆使用状态,以及时发现电缆绝缘老化问题,避免因此引发停电事故。

2.3 移动端闭环巡检管理流程

临时用电巡检部门组织开展巡检工作时,可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移动端闭环管理流程,通过开发定制化 APP 实现智能化的监测、派单、整改与验收。巡检员可以在巡检中利用 AR 眼镜对相应的设备二维码进行扫描,以获取三维布线图,此种方式有助于减少违规用电行为,还能提高工单响应效率。同时,依托物联网可视化技术能够构建移动端闭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开闭锁信息,并在出现违规用电情况时自动切断电源,以保证临时用电安全。

3 临时用电的物联网可视化隐患闭环治理措施

3.1 采用智能感知的全域治理策略

临时用电安全隐患排查与处理是巡检工作的重点内容,巡检部门应采用智能感知层的全域覆盖策略,依托边缘计算技术构建智能化管理终端,以形成完善的隐患监测体系。例如,某工程项目的临时用电巡检部门构建了“终端-网关-平台”的三级监测网络,帮助巡检员实现了配电箱温度异常情况的秒级报警,且明显提高漏电流检测精度[3]。

3.2 建立数字孪生驱动的闭环处置机制

巡检人员可利用 BIM 技术创建相应的虚拟配电系统,主要用于模拟过载、短路等常见的故障演化过程。一旦系统识别到安全隐患,则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巡检人员进行及时处理,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并完善应急预案。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巡检部门建立数字孪生驱动的闭环处置机制,明显缩短了事故响应时间,且依托电网拓扑分析算法实现了最优处置路径的推荐与优化。

3.3 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体系

临时用电巡检部门应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设备档案-巡检记录-维修工单”的治理体系,这可以针对每个隐患生成治理方案。且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系统包含设备指纹码、处理人员生物特征验证与前后对比影像资料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历史数据的调取效率,还能有效缩短审计追溯时间,为隐患排查、隐患闭环治理提供支持,以优化临时用电方案。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能源安全及生态平衡密切相关,而工程项目的临时用电安全直接影响项目能否顺利投入使用及维持安全运行。临时用电巡检部门通过利用物联网可视化巡检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及准确定位用电安全问题,并依托 BIM 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形成完善的隐患闭环治理体系,以保障临时用电安全。针对临时用电巡检工作的未来落实,应聚焦于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方面,以打造智慧临时用电巡检系统。

参考文献:

[1]黄俊琛.BIM+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水务运维管理应用研究[J].水利科技,2023,(01):26-28.

[2]杨兴柳.黄龙水库安全可视化综合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6(06):82-84.

[3]蒲鸥,袁柏秋,陈绍南,等.水电站智能化巡检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西电力,2023,46(06):67-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