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与优化措施分析

作者

宋佳泞 高创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省西安市 710200

引言

油田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作业环境以及易燃易爆物质的高风险,倘若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导致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而且会对企业的声誉以及社会的稳定造成负面作用。强化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提升,这是预防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关键手段。不过当前来看,油田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的发挥。因此,深入分析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及不足,探索优化培训效果的措施,对于提升油田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及效果分析

在油田企业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所涉内容一般广泛覆盖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各类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等多个领域,整体呈现出较为全面且系统的态势。不过,该培训在与员工实际工作的关联性方面有所欠缺,存在理论占比过重的状况,部分内容脱离生产实际,实际应用价值不够突出;就培训方式而言,现阶段依旧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并搭配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手段,这种较为单一的模式在吸引力与互动性上存在短板,不仅较难激发员工的学习主动性,还容易使员工滋生疲劳厌烦情绪,从而导致培训参与度有所降低;培训师资作为影响培训效果关键因素,油田企业的培训教师大多源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他们固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部分教师缺系统教学方法与经验,难以将复杂安全知识生动形象传授给员工且照本宣科现象较普遍;培训效果评估作为安全教育培训最后环节,油田企业目前评估方式过简,主要靠考试这单一手段,难全面客观评价员工培训效果,且考试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而对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等重要指标关注不足致评估结果与员工实际工作表现有偏差。总体来看,油田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在内容设置、方式创新、师资能力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培训效果提升。

2 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优化措施

2.1 优化培训内容

要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油田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优化培训内容[1]。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围绕员工在生产一线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如特种设备操作安全、现场应急处置、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等,切实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油田企业应密切关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及时将其纳入培训内容范畴,使员工及时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同时,安全意识是影响员工安全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单纯依靠知识技能培训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油田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体验式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树立安全发展、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自觉将安全作为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前提。

2.2 创新培训方式

油田企业要积极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不断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可以利用 VR/AR 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员工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利用 VR 技术模拟油田作业场景,使员工在虚拟环境下体验和学习安全操作,感受事故后果,从而强化安全意识。运用 AR 技术进行设备和工艺的可视化讲解和演示,帮助员工直观理解复杂的生产流程。油田企业还可以创新开展情景式、体验式培训,设置逼真的事故情境,引导员工进行角色扮演和实战演练,在模拟事故处置中强化安全技能。针对油田企业员工学习时间分散、学习地点不固定的特点,可引入线上培训方式,依托网络平台开发安全教育培训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为员工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此外,要重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改变单向灌输式的授课模式,积极开展小组研讨、头脑风暴、经验分享等互动式培训,通过同事间的交流互鉴,相互启发,共同增强安全意识和技能。

2.3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师资队伍是保障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力量。油田企业应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安全培训师资队伍[3]。对于内部选拔的培训教师,油田企业要加大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互动引导等教学基本功。鼓励培训教师之间开展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复杂的安全专业知识,油田企业还可以引进外部专家型师资,如聘请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安全生产专家等,为企业提供系统、权威、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带动内部培训师资的快速成长。建立科学的培训师资评价机制,从培训课程设计、授课质量、学员反馈、培训效果等多维度综合评价培训教师的履职情况,将评价结果与培训教师的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薪酬待遇等挂钩,调动培训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提升培训水平。

2.4 完善培训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是检验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诊断培训中的不足,持续改进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油田企业应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多种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培训效果。评估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员工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还应将安全操作技能考核、现场作业安全行为观察、员工自我评价、同事互评等纳入评估范畴。可以针对不同工种、不同风险等级的岗位,设置差异化的评估指标和权重,体现评估的针对性。要高度重视培训评估的结果运用,及时将评估情况反馈给参训员工和培训教师。员工可以据此查漏补缺,找出自身在知识技能、安全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培训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诊断培训环节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将员工的安全培训评估结果纳入个人绩效管理,将其与岗位晋升、薪酬福利等挂钩,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的自觉性,激发内生动力。同时,要建立培训评估的持续改进机制,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借鉴培训评估的最新理念、方法和标准,不断完善本企业的培训评估体系,持续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3 结语

油田企业作为高危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而深远。面对当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油田企业应牢固树立“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理念,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着力提高培训的吸引力、互动性,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评估体系,推动安全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唯有持之以恒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才能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筑牢企业安全发展的“压舱石”,推动油田企业实现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25,38(03):77-80.

[2]华玉昆.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3,37(07):84-86.

[3]张亮.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现状及相关建议[J].石化技术,2019,26(07):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