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推进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策略分析

作者

高超超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 陕西省延安市 7274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国企政治监督,构建系统完善、运行高效的监督体系,对于确保国企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重要力量,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具有重要意义。

1 国企政治监督的重点领域

1.1 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

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是国企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重点监督企业是否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企业章程,党委会是否依法依规发挥领导作用。监督的关键在于检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确保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议事规则进行决策[1]。同时,要重点检查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得到有效落实,防止出现党委会形式化、边缘化问题。

1.2 关键岗位权力运行

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监督是防范腐败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边界和权力范围,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在选人用人方面,要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强化对选人用人全过程的监督,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违规用人等问题。在招标采购等高风险领域,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实行阳光采购,加强对招标文件编制、评标过程、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1.3 廉洁风险防控

廉洁风险防控要聚焦国企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工程建设、选人用人、投资并购、资产处置等领域的廉洁隐患。在工程建设领域,要加强对项目立项、招投标、工程变更、资金拨付等环节的监督,防止利益输送。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廉洁风险评估机制,重点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同时,要持续督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违规收送礼品、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作风优化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2 提升政治监督效能的策略路径

2.1 创新监督方式方法

提升政治监督效能需要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构建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日常监督要做到常态化、近距离、全覆盖,通过参加重要会议、调阅文件资料、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和干部履职表现。专项检查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等开展集中监督。同时,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监督精准度,建立监督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通过数据比对、模型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违规行为,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

2.2 强化监督协同联动

监督协同联动是形成监督合力的关键,要推动纪检监察、审计、巡察、财务、法务等监督力量的有机整合。建立“大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监督工作重点,协调解决监督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监督信息互通共享,避免重复监督和监督盲区。建立问题会商机制,对监督中发现的重大复杂问题进行集体研判,形成监督合力。同时,要加强与外部监督的协同配合,主动接受国资监管机构、审计机关等外部监督,形成内外联动的监督格局。通过协同联动,实现监督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2.3 完善监督闭环管理

监督闭环管理是确保监督实效的重要保障,要建立从发现问题到整改落实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建立问题台账制度,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强化整改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深化以案促改工作,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制度漏洞和管理薄弱环节,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同时,要注重整改成果运用,将整改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推动形成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

3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3.1 明确责任清单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前提是明确责任边界和具体要求。要细化党委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专责监督的具体内容。党委要定期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形势任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制定“一岗双责”履职指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业务工作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具体要求,推动管业务必须管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责任落实报告制度,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定期报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接受监督检查。通过清单化管理,使责任可量化、可考核、可追溯。

3.2 强化考核问责

考核问责是推动责任落实的“指挥棒”和“杀手锏”。要将监督结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党建工作在考核中的权重,将全面从严治党成效作为评价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建立监督结果运用机制,将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该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一律严肃对待。对发生系统性腐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3.3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和基础条件。要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深化警示教育,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弘扬国企优良传统,传承“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基因,培育具有国企特色的廉洁文化[3]。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廉洁承诺、家风建设、廉洁征文等形式,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同时,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4 结束语

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推进国企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持续深化政治监督,才能推动国企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各级国企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徐敏.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做实政治监督“三化”的探索与实践[J].区域治理,2024(4):0007-0009.

[2]詹诗煌,顾振华,吴雯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的思考[J].石油商技,2023,41(6):50-54.

[3]肖小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主要经验[J].政工学刊,2023(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