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
彭松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得胜镇第一中学 131228
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力量来源,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研究之中,充实自身的学识,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新课标对当前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与需求,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的应试教学方式与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历史学习课堂,以此来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探讨了初中历史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历史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措施
(一)组织角色扮演,提升课堂参与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的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在剧情和台词的设计上,使学生能够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进行完整地再现,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解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史料验证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所蕴含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进行推理,并将其还原为真正的历史场景,以演代说的方式来表述学生对历史的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解读能力[1]。
以人教版历史初中八年级上册第 6 课的“戊戌变法”为例,本节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变法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一组是维新派,人物主要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一组是顽固派,慈禧、保守儒生、荣禄等人物,以朝堂谈话的方式展示变法的情节,学生扮演的康有为等人在朝堂上陈述变法的必要性,而扮演慈禧的学生要表现出祖宗之法不可变,而光绪帝被迫表态。在角色扮演的情景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爱国人士所拥有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在教学结束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变法失败是必然的吗?能改变吗?”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对当时大环境所产生的深刻意义。
(二)运用媒体技术,营造良性的学习氛围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每个学生对同一知识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建立高效的历史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强化使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创造出有趣和丰富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把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通过录制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既能突破常规的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又能帮助学生在课堂外时间进行学习,用形象鲜明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视听感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历史知识[2]。
以人教版历史初中九年级下册第 8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教师可以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教学资源支撑。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把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观看,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等知识。网络上有大量的历史论坛、社会媒介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指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范围。
(三)开展答题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和理论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将历史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历史并非冰冷的一串数据、一些简单的历史事件,而是由许多生动的历史事件与人的事迹浓缩而成,因此,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对史实有正确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所学内容[3]。
以人教版历史初中七年级上册第 14 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为例,教师可以开展有趣的答题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然后设计几个关于课程内容的问题,设置的问题有:必答题、抢答题等问题,问题涉及到课本上的重点和延伸部分。在问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诸如“丝路上的重要货物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通过比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竞争精神,增强其在团体活动中的集体荣誉感。在课程结束阶段,教师将回答问题最准确和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
结语:
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其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认识外面的世界。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进行教学计划,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持续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忆生.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5,(06):56-59.
[2]郭艺娟.“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策略[J].天津教育,2024,(16):57-59.
[3]江均卫.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3,(1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