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储能中的创新应用

作者

白世恒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0000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因其清洁、可再生的特性,成为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但新能源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输出功率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接入与高效利用。储能系统作为新能源发电的 “稳定器”,能够在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在发电不足时释放电能,有效平抑功率波动,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研究电力变换的学科,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的精确控制,实现电能的高效变换与管理。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贯穿于储能装置的充放电过程、能量转换环节以及系统控制等多个方面,为储能系统性能的优化与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储能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场景,对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储能系统概述

2.1 新能源储能的重要性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如太阳能受昼夜、天气影响,风能受风速、风向变化影响,导致发电功率难以预测且不稳定。这种特性给电力系统的调度、电能质量以及设备寿命带来诸多挑战。储能系统能够储存多余电能,在发电低谷期或用电高峰期释放,有效调节电力供需平衡,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在风电场附近配置储能系统,可平抑风电功率的快速波动,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使风电能够更稳定地接入电网。

2.2 常见新能源储能技术类型

• 电池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如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成本相对较低,在储能电站中得到大量应用。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储存,需要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该技术储能容量大、寿命长,适用于大规模储能场景,如电网调峰。

• 飞轮储能:通过高速旋转的飞轮储存动能,在需要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其响应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常用于应对短时间内的高功率需求,如改善电能质量、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提供辅助。

三、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储能中的关键应用

3.1 储能变流器(PCS)技术

储能变流器是连接储能装置与电网或负载的关键设备,承担着电能的双向变换任务。在充电过程中,将电网或发电设备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储能装置充电;在放电过程中,将储能装置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电网或负载。

3.2 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电力电子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对于保障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电力电子技术在 BMS 中主要应用于电池的均衡管理、充放电控制以及状态监测等方面。

在电池均衡管理方面,由于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在容量、内阻等参数上存在差异,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电池不一致性加剧,影响电池组性能和寿命。通过电力电子电路实现的主动均衡技术,能够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将能量从电量高的电池转移至电量低的电池,使各单体电池的电量保持一致,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3.3 电力电子技术在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混合储能系统结合了不同类型储能设备的优势,如将电池储能的高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高功率密度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功率和能量需求。电力电子技术在混合储能系统中起到能量协调分配与管理的关键作用。

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力电子接口电路,实现不同储能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协同工作。例如,采用双向 DC-DC 变换器作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之间的接口,根据负载功率需求和储能设备的状态,通过控制算法实时调整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实现对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充放电功率的优化分配。在负载出现短时间大功率冲击时,优先由超级电容器提供能量,减轻电池的负担;在负载功率平稳时,由电池提供持续能量,同时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电,维持其电量平衡。这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能量协调管理策略,能够充分发挥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势,提高储能系统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

四、创新案例分析

4.1 某风电场储能项目中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某风电场装机容量为 100MW,为解决风电功率波动问题,配置了20MW/40MWh 的电池储能系统。在该项目中,采用了先进的储能变流器技术。储能变流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容。其功率器件选用了碳化硅模块,显著提高了变换效率。在控制策略上,采用了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能够根据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实时调整风机的输出功率,同时结合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

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监测,该储能系统投入使用后,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率降低了 50% 以上,满足了电网对风电接入的稳定性要求。同时,由于储能变流器的高效运行,系统的整体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 5% ,降低了运行成本。

4.2 分布式能源微电网中的混合储能应用

某分布式能源微电网项目,包含太阳能光伏电站、小型风力发电机以及部分重要负载。为提高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构建了由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

在该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基于双向DC-DC 变换器的混合储能接口电路,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协同工作。在光伏发电过剩时,优先对超级电容器充电,当超级电容器充满后,再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在负载功率变化较大时,超级电容器快速响应,提供或吸收瞬间功率,锂离子电池则提供持续稳定的能量。同时,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微电网的实时功率平衡状态和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优化调度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混合储能系统有效改善了微电网的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频率偏差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微电网能够依靠自身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满足重要负载的用电需求,减少了对外部电网的依赖,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五、发展趋势与展望

5.1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将逐渐成为主流。这些新型器件具有更高的耐压能力、开关速度和热导率,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电子装置的效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未来,在新能源储能领域,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等设备的性能提升与小型化发展。

5.2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储能中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将这些先进技术与电力电子控制算法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储能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智能优化控制。

六、结论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在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创新应用。通过不断提升电能变换效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及实现能量的智能管理,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储能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了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融合以及多能互补储能系统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 赵争鸣,袁立强,张立伟。储能变流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 46 (12): 1-12.

[3] 康龙云,马速良,郑琼林。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J]. 电力电子技术,2021, 55 (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