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侯世杰
泰宁县实验小学 354400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说理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它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与解题思路,培养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表达机会,难以满足说理课堂要求。问题导向教学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思路。
一、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重要性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提出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将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这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1.2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问题导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数学思维的平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运用几何定理进行推理和证明。这种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3 提升课堂互动性
良好的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二、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2.1 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问题导向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的问题。首先,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在学习“乘法的意义”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一个班级有4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5 个学生,那么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乘法的意义。其次,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这样的简单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如何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等问题。
2.2 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是问题导向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小组讨论是问题导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测量、拼图等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合作探究是另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个调查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据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方法。
2.3 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问题导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小组汇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批改,并给予详细的批语和指导。
三、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3.1 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通过提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转化等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问题导向教学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3.2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首先,问题导向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何计算小数的除法”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尝试计算,从而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其次,问题导向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3 优化教学环境
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环境。首先,问题导向教学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解决问题。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问题导向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结语
问题导向教学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提升课堂互动性,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合理组织课堂和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优化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青. 问题导向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路径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22):154-157.
[2]季芸.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智力,2025,(18):149-151.
[3] 刘士春. 问题意识培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 新教育,2025,(1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