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冷柜结构设计中模块化理念的应用研究
赖国献
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商用冷柜对食品的储藏作用愈加显著。商用冷柜在商超、餐饮等领域应用广泛,其结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制冷性能、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传统设计多采用“一机一设计”模式,零部件通用性差,导致生产周期延长、维护成本增加。模块化理念将冷柜拆解为多个独立功能模块,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模块的通用与组合,可有效提升设计灵活性和生产效率。研究模块化理念在商用冷柜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对解决传统设计弊端、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冷柜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
一、商用冷柜结构设计中模块化理念应用的现存问题
1.1 功能模块的标准化程度偏低
功能模块的标准化程度偏低,是制约模块化理念应用的首要问题。目前商用冷柜的功能模块设计多依赖企业内部标准,不同厂商甚至同一厂商不同产品线的模块规格差异较大,如制冷模块的尺寸、功率参数不统一,柜体模块的材质、连接方式各不相同。这种非标准化状态导致模块难以通用互换,企业无法实现跨产品线的模块共享,只能为特定型号单独设计模块,既增加了设计工作量,又提高了生产成本。此外,行业缺乏统一的模块标准规范,新进入企业需自行制定标准,门槛较高,不利于模块化理念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
1.2 不同模块间的兼容性与衔接性不足
不同模块间的兼容性与衔接性不足,影响了模块化组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商用冷柜的模块组合涉及机械连接、电路对接、制冷管路衔接等多个方面,若设计不当易出现配合间隙过大、密封不严等问题。例如,制冷模块与柜体模块的连接部位若尺寸公差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冷量泄漏,降低制冷效率;电路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接口协议不兼容,会造成功能失效,影响冷柜正常运行。
1.3 模块化设计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平衡难题
模块化设计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平衡难题,让许多企业对模块化理念望而却步。模块化设计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模块标准化研发、专用模具开发等,短期内成本显著上升。虽然长期来看模块化可通过批量生产降低成本,但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前期投入,更倾向于沿用传统设计模式。此外,模块化设计需要保持一定的模块库存以满足组合需求,库存管理不当可能导致资金占用过多;而模块种类过多又会增加管理复杂度,反而抵消模块化带来的效益。
二、商用冷柜结构设计中模块化理念的应用路径
2.1 基于功能需求的核心模块划分与设计
基于功能需求的核心模块划分与设计,是模块化理念应用的基础。根据商用冷柜的功能构成,将其划分为制冷模块、柜体模块、控制模块、门体模块等核心模块。制冷模块聚焦压缩机、蒸发器等核心部件,根据制冷量需求设计不同功率等级的标准化模块;柜体模块按容积和结构类型(如立式、卧式)设计通用框架,内部可灵活配置隔板、抽屉等配件;控制模块整合温度调节、故障报警等功能,采用标准化电路接口;门体模块则根据柜体尺寸设计不同开启方式(如推拉门、平开门)的通用款式。每个模块在设计时需明确性能参数和尺寸边界,确保模块的独立性与互换性,为后续组合奠定基础。
2.2 模块接口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设计
模块接口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设计,是保障模块兼容性的关键。针对机械连接接口,统一模块间的连接方式和尺寸公差,如制冷模块与柜体模块采用标准化卡扣与螺栓组合连接,确保安装牢固且拆卸方便;电路接口采用统一规格的插头插座,明确引脚定义和电压等级,避免接线错误。制冷管路接口采用标准化快接接头,保证密封性能的同时简化安装流程;控制信号接口采用通用通信协议,使不同模块的控制指令能有效传递。通过接口的标准化,不仅实现了不同模块的快速对接,还为模块的升级换代提供便利,新模块只需遵循接口标准即可与现有模块兼容,无需整体重新设计。
2.3 多场景适配的模块化组合方案构建
多场景适配的模块化组合方案构建,能充分发挥模块化的灵活性优势。针对商超冷藏展示、餐饮食材存储、医药低温保存等不同应用场景,基于核心模块设计多样化组合方案。例如,针对大型商超的冷藏展示需求,采用大容积柜体模块+高效制冷模块+透明门体模块的组合,搭配智能温控模块实现精准温度管理;针对小型餐饮店的空间限制,采用紧凑型柜体模块 + 节能制冷模块 ⋅+ 单开门体模块的组合,满足小批量食材存储需求。同时,预留模块扩展接口,支持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加湿模块、照明模块等增值功能,实现“基础款+定制化”的组合模式,既能满足共性需求,又能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三、商用冷柜结构设计中模块化理念应用的实施保障
3.1 建立模块化设计的标准体系与数据库
建立模块化设计的标准体系与数据库,为模块化应用提供规范与数据支撑。企业内部制定模块设计标准,明确各模块的性能指标、尺寸规范、接口要求等,确保模块设计的一致性;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形成统一的模块化行业规范,提升模块的跨企业通用性。同时,搭建模块化数据库,收录各类模块的设计参数、三维模型、生产工艺、成本信息等,设计人员可通过数据库快速查询和调用模块资源,减少重复设计。
3.2 强化设计团队与生产环节的协同配合
强化设计团队与生产环节的协同配合,是模块化理念落地的重要保障。设计阶段邀请生产人员参与模块评审,从生产工艺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如简化模块的装配步骤、采用更易批量生产的结构设计;生产环节根据模块的标准化特点优化生产线,采用柔性生产设备适应不同模块的组装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设计团队及时向生产部门传递模块的设计变更信息,生产部门反馈模块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设计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3.3 优化模块化设计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机制
优化模块化设计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机制,助力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平衡。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计算模块的设计与制造成本,还考虑库存、运输、维护等环节的成本,全面评估模块化的经济性。采用模块化通用部件共享策略,通过扩大单一模块的生产批量降低单位成本;合理控制模块种类,聚焦核心模块的标准化,避免过度追求个性化模块导致的管理成本上升。建立动态库存管理机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调整模块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对长期滞销的模块及时进行设计优化或淘汰,提高库存周转率。
四、结论
商用冷柜结构设计中模块化理念的应用,需解决功能模块标准化低、模块兼容性不足、成本效益难平衡等问题,通过核心模块划分设计、接口标准化通用化、构建多场景组合方案实现落地,并依靠建立标准体系与数据库、强化团队协同、优化成本管控提供保障。这些措施能提升冷柜设计效率与生产灵活性,降低成本。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模块化理念将在商用冷柜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推动冷柜制造业向标准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秋影,杨洪光,张书锋,等.商用冷柜钢丝浸塑搁物架的焊接方法研究[C]//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23 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281-285.
[2]李晓双.海尔商用冷柜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2.
[3]应雨铮,刘国强,晏刚.商用冷柜热负荷分析及其绝热技术的研究进展[J].制冷与空调,2021,2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