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历史沿革为例探究中学生史料延伸性阅读方法
代焰明
四川省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引言
在多年的历史教育和考试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学生对考试中出现的课外延伸性,新情境的阅读难于回归历史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学生对在教材之外的材料的处理整合难于有专门的学科手段,存留于语文语言式阅读状态。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从一个关于四川的教学案例出发,抛砖引玉。
相关论述
2016 年 8 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在选修中提出“史料研读”的具体内容,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相应课程,这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2016 年,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高等教育论坛上指出,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进行,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延伸阅读,体现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实际上把学生视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和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整个教学过程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初步探究
基于以上的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课题组利用手边的教育教学资源做了一个初步探究。
当今新高考,历史学科重回地方卷,同时 2006 年到 2016 年,四川高考历史自主命题这一阶段,这十年之间,每一年的高考复习中,体现地方特色“四川史”是必不可少的考试素材,成为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内容。如,“保路运动”“宝成铁路”“家庭联产承包”等,自主命题中可能出现的四川考点。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课题组开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网络资料,到学校图书馆阅读专门性的历史学著作,形成了一定的延伸阅资料,课题组并布置了相应的阅读任务。
探究过程
1.确定题目
在选定题目时,课题组拟定了如下备选项:四川历史沿革、蜀郡和都江堰、益州牧、蜀绣、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保路运动、邹容与喻培伦、长征、川军抗战、抗战内迁、一五计划、家庭联产承包等。
鉴于所选的切入点比较多,依据学生选题兴趣,课题组也给同学们讲清楚了探究的目的和意义,引导班内民主进行投票,最终选出了古代四川名称的演变这个问题作为我们的探究课题。
2.任务分解
选定题目后,为学生广泛参与,分解细化任务,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完成,课题组指导了历史学科课代表和几位班委干部对题目进行了分解。古代史四川名称的沿革,按照时序,将其分割为先秦及秦代、汉朝、三国魏晋、隋唐、宋朝、元朝、明清,几大时段。利用班内现行劳动分组,由组长抽签将每一个时段的任务分配下去。
3.探究过程
课题组要求学生一周时间推进和完成自己小组的课题。
(1)包括文字材料,如某一部书里出现的关于四川的名称。
(2)图片材料,如四川出土的当时文物,地图资料,比如那个阶段四川这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图等等。
(3)推进。布置下任务后,课题组偶尔关注小组长,让小组长讲一下进度之外,其余的时候,都是同学为主体进行科研。引导小组在研究和展示中,分工合作,组与组之间互相借鉴学习。如电脑查阅资料、图书馆阅览、抄录拍摄、幻灯片制作、现场展示等,发挥学生个人优势,形成探究合力。
(4)展示。一周过后,课题组利用一节课晚自习,让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4.研究成果。
按照新课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在展示之前,学生做成文本,其中有几段整理得很完善。
如,春秋战国小组文字材料:
秦国吞并巴蜀两国后,在四川盆地置巴蜀两郡,治所分别为成都县(今成都市区)和江州县(今重庆市区)。不知是地缘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巧合。恰好这两县发展到现在,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两座城市。此时成都地区境内,郫县和临邛县也已设置,分别演变成如今的郫都区和邛崃市。图中虚线范围为当代成都市的行政区划范围,辖十二区、五市、三县。
唐朝小组:
唐朝对这一代的行政区划进行了细分,成都属于剑南道,成都地区境内就有五个州。益州是由蜀郡改置,治所在今成都城区,辖今成都主城区、新都、温江、龙泉驿、青白江、郫都、双流。蜀州治所在今崇州城区,辖今崇州、新津。彭州治所在今彭州城区,辖彭州、都江堰。简州治所在今简阳市西北,辖今简阳。邛州治所在今邛崃城区,辖今邛崃、大邑、蒲江。此外,成都地区的金堂尚属汉州管辖。
5.探究总结
在展示后,课题组发现,学生查阅资料,有一些出自于书籍,更多的出自于网络。在教师指导之下,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处理:让查到的资料更有条理,便于学生整体把握;与课标和教材产生有机联系,从而实现我们实践中探究教学的目的。
课题组引导学生将几个主要时期的四川行政区域变化情况总结如下:
先秦时期,秦国在四川设置蜀郡巴郡,说明郡县制在先秦时期已在诸侯国内部推行。”
汉朝后期,武帝设置的刺史检查区逐渐演变为州牧统辖的行政区,比如说东汉后期,益州。
隋唐时期,设置道州县体制,四川大部分归剑南道管辖,后世的名酒剑南春据与此相关。
宋代各路设置转运使,四川盆地这一片区域有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在一起成为川陕四路。
元代,忽必烈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设置四川行省。
清代在地方设置督抚制度,由四川总督掌握四川地区的行政军政权力。
结语
课题研究中,多样态的延伸性阅读,推动了学生亲自查阅,归纳和参与的历史,尊重了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学史、用史的历史解释能力,同时丰富了新教材选修部分“史料研读”的内容,是一次很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
[2]课堂教学改革应落实“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育理念劉建波[J].中国高等教育,2017
[3]"四川"的名称由来和辖区演变张至皋[J].社会科学研究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