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卸船机运行效率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陶剑剑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13
1.引言
随着全球贸易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持续增长,抓斗卸船机是散货装卸的核心设备,运行效率影响着港口的作业能力和经济效益。传统抓斗卸船机在作业速度、设备利用率和操作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亟需通过技术升级、作业管理优化和智能化应用提高运行效率。本文结合港口实际案例,分析抓斗卸船机的工作原理、运行效率影响因素,探讨设备优化、操作流程改进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践,为提升抓斗卸船机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2.抓斗卸船机概述
2.1 抓斗卸船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抓斗卸船机是一种专用于港口船舶装卸散货的起重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抓斗将船舶货物抓取后,提升并运输到码头堆场或输送系统中。设备主要由抓斗、起重机构、行走机构、操作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组成。抓斗通常根据货物类型设计为单斗或多斗结构,能够适应煤炭、矿石、粮食等不同散装货物的装卸需求。起重机构通过钢丝绳或液压系统驱动抓斗的升降和开启闭合,行走机构负责抓斗在船舶和堆场之间移动[1]。现代抓斗卸船机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抓斗动作的精确控制和作业流程优化,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2.2 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抓斗卸船机的运行效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设备自身性能是关键,包括抓斗容量、起重速度、回转速度和动力系统稳定性等指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作业经验也直接影响装卸速度和作业精度,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作业延误或设备磨损。外部作业环境如船舶停靠位置、风浪情况、货物堆积密度等,也会对作业效率产生影响。作业调度和维护管理水平同样重要,合理的作业计划、及时的设备保养和故障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设备利用率和整体作业效率。综合以上因素,抓斗卸船机的高效运行需要设备性能、人员操作、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的有机结合。
3.效率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3.1 设备优化与技术改进
提升抓斗卸船机效率的首要途径是对设备本身进行优化和技术改进。传统抓斗卸船机在抓取容量、起重速度和动力系统方面存在局限,容易导致作业效率低下。通过改进抓斗结构,如增加抓斗容量、优化开合机构以及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可以减少每次抓取的作业周期。同时,提升起重机构和动力系统性能,包括电机功率提升、液压系统优化和回转机构升级,可实现更快速、平稳的作业。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被引入设备升级中,通过闭环控制和智能传感器,实现抓斗动作的精准控制,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延误,从而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3.2 操作流程与作业管理优化
除了设备改进,优化操作流程和作业管理同样是提升抓斗卸船机效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作业流程设计能够减少抓斗移动距离和重复操作,提高作业连续性。例如,通过科学规划抓取路径、优化卸船顺序和货物堆放顺序,可有效缩短作业时间。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也是关键,通过规范操作规程、强化技能训练,减少操作失误和设备磨损[2]。建立高效的作业调度机制,根据船舶到港时间、货物类型和作业优先级合理安排卸船顺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和人员的作业潜力,从而实现港口整体吞吐能力的提升。
3.3 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
随着港口智能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抓斗卸船机中的应用成为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向。通过港口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作业管理软件,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作业进度和船舶位置,实现动态调度与作业优化。智能化技术如预测性维护,可通过分析历史运行数据,提前识别设备潜在故障,减少突发停机时间。同时,无人化或半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发展,使设备能够按照设定程序自主作业,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连续作业效率。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港口管理者可以全面评估作业效率和瓶颈环节,为后续设备升级和管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抓斗卸船机效率的持续提升。
4.效率提升效果评估
4.1 效率指标改善情况
抓斗卸船机效率提升实践实施后,各项作业效率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设备优化、操作流程改进和智能化管理,抓斗的作业周期缩短,单次抓取时间明显减少,同时抓斗容量的增加也提升了单位时间的装卸量。作业速度和设备利用率显著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例如,通过优化抓斗路径和作业顺序,卸船作业连续性和作业效率都有了大幅提高,作业瓶颈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入,使抓斗动作更加精准,减少空载、误操作和重复作业现象,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作业效率,实现了设备性能和作业管理的双重优化。
4.2 经济效益分析
效率提升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作业时间缩短意味着每台抓斗卸船机单位时间的吞吐量增加,从而降低了港口单位货物的装卸成本。设备优化和智能化管理减少了设备磨损和故障停机时间,降低了维修和维护成本。优化操作流程和作业调度也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作业效率提升还带动了船舶周转加快,缩短停泊时间,提高了港口综合效益[3]。综合来看,效率提升措施在短期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长期来看则提高了港口经济运行的可持续性,为港口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回报。
4.3 安全与可持续性影响
效率提升实践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对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设备优化和智能化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错误,降低了作业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港口作业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作业流程优化和能耗管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环保作业,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减少重复作业和无效操作,也降低了设备磨损和资源浪费,对港口可持续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来看,效率提升措施在安全保障、环境保护和设备寿命延长方面均产生了积极效果,为抓斗卸船机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5.结论
抓斗卸船机效率提升依赖于设备技术改进、作业流程优化及智能化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抓斗容量优化、动力系统升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作业速度和设备利用率;操作人员培训和科学调度改善了作业连续性和稳定性;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实现了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及作业优化。综合来看,这些措施不仅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增强了作业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未来,抓斗卸船机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港口作业能力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卓晓君.智能集中润滑系统在桥式抓斗卸船机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机电信息,2024(20):50-53.
[2]林森,王招平,周思远,等.四倍率剪式抓斗在卸船机上的应用[J].今日自动化,2023(1):59-60,133.
[3]余俐敏,孙浩童,蔡国强,等.火电机组抓斗卸船机全自动系统开发及应用[J].能源研究与管理,2020(3):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