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路径探索
储辉
西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71002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习得与人格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文化认知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承载着文化传递和价值塑造的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其有效渗透不仅关系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关系到文化自信的培育。然而现实教学中过度强调识字、阅读与写作,忽视传统文化价值挖掘,课堂多停留在浅层解读,学生文化体验不足。随着教育改革推进,“立德树人”目标凸显,小学语文需更好承担文化传承责任。本文将从现状、路径与策略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以期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与问题
1.1 教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文、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和民俗文化,这些内容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厚的思想智慧与道德价值。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程度不足,往往只停留在字词句的讲解和篇章大意的理解层面,而缺乏对文化背景、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的深入阐释。例如,学生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大多关注字词解释和故事情节复述,而对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性别观念引导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在更高层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教材资源的浅层化使用,使得传统文化未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1.2 教学方式单一且缺乏创新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授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氛围较为单一,缺少探究性与体验性。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很多教师仅停留在让学生背诵古诗、记忆成语或复述故事的层面,而没有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弟子规》或古代寓言时,如果仅让学生机械背诵,很容易造成兴趣缺失和认知疲劳,学生不仅无法产生情感共鸣,甚至可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排斥情绪。这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制约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积极认同。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2.1 深挖教材资源,突出文化内涵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载体,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资源,注重从字里行间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和意境,还要引导他们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望岳》时,教师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与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与责任担当,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获得文化滋养。通过这种方式,教材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2.2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体验
为了提升传统文化渗透的实效性,教师需要突破传统讲授模式,采用更加多元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等技术,再现古代历史场景和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传统文化资料,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这些创新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3 拓展校本课程,延伸文化学习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应局限于课堂内,还应通过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进行拓展。学校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设书法、国画、诗词吟诵、民俗活动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非遗工坊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真实的文化环境,增强直观体验与情感认同。通过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延伸,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培养长期的兴趣与认同感。
三、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实践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需在目标、设计和实施各环节落实。教师应树立文化育人理念,将传承文化作为核心目标,而非停留在知识传授。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提升价值判断力。如学习《孔融让梨》时,不仅理解情节,还要体会礼让美德及现实意义。课堂中应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倾听他人,形成多元理解与认同。同时建立评价机制,既关注知识掌握,也重视文化理解与价值认同,推动知识与育人目标统一。
四、结论
小学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校本课程,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是当前教育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深挖教材文化内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延伸文化学习空间,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文化渗透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精神滋养与价值引领。未来,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应进一步强化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美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路径探析[J].作家天地,2024,(24):155-157.
[2] 苏月仙.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3):16-18.
[3] 韦萧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二届全国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小学;,2023:16-19.DOI:10.26914/c.cnkihy.2023.09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