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张跃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新能源事业部 辽宁沈阳 110001
一、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的特征
1.1 设备采购成本多
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施工特点中,设备采购成本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光伏发电项目中主要的成本来自于设备和安装成本,通常包括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等核心设备以及配套电缆、支架等附件。其中,光伏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而逆变器则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二者占据了光伏发电项目设备采购成本的大部分。相比于传统的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基于新能源的技术特点,设备采购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项目实施的初期,就需要更加注重设备采购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寻找具有高质量和性价比的设备,以有效降低项目总体成本。同时,为了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协调问题,需要在项目的初期就确定采购设备的相关事宜,并为此制定合适的采购计划和预算。
1.2 低压接入降低施工难度
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另一显著优势在于其低压接入特性,这极大地降低施工难度和复杂性。相较于高压电网接入,低压接入简化施工过程中的电气连接步骤,减少了安全风险和操作难度。同时,低压接入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更易于与本地电网或其他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低压接入还降低了对专业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使得项目更容易找到具备相应技能的施工队伍,进一步加快了施工进度。
1.3 施工工期短
当前,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施工周期普遍较短,这主要得益于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施工管理的不断优化。一方面,模块化、预制化等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现场施工更加高效便捷;另一方面,施工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也确保了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然而,施工工期短也给项目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成为了施工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详细的技术交底、完善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施工计划等;其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最后,加强施工后的验收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二、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工程设计工作不到位
对于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而言,很多工程设计者,在实际设计施工方案时,都没有将施工环境纳入思考的范围,致使工程项目在进场施工阶段,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拖慢施工进程,难以确保施工品质。例如,在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工程场地四周存有很多的河流,然而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设计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时,没有思考到防洪问题,就很可能会在工程项目开展阶段,受到恶劣天气影响而遭受到洪水的入侵,妨碍到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2 设备质量问题
在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施工阶段,光伏发电项目需要涉及到电力、电气、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设备,而设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如何保证设备质量成为了影响项目质量和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在光伏发电项目中可能出现以下设备质量问题:首先,落选设备的质量问题。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供应商或施工方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设备,但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减弱。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易损部件的损坏或过早老化现象,这将对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维护造成影响。其次,设备的进口质量问题。由于进口设备和原材料需要经过多个中介才能到达现场,而这些中介环节涉及到的人员和流程多,很容易造成不同损坏形式和质量问题,如震动、损伤和污染等,对设备质量和性能造成损害。此外,由于设备过多、种类繁多,若管理不当,这也会造成设备安装和维护的难度增加。
2.3 施工技术专业水准较低
光伏发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和技术环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难以胜任复杂的施工任务;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施工设备,导致施工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
三、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图纸设计与审核
技术人员在设计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图纸方案的时候,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场地周边的水文状况、地址状况、生态环境等等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很多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偏远地区,需要确保完成施工后能够顺利投人运行。对于后期的检查,一定要对工程设计的特殊部位和细节部位加强监督,对潜在的风险问题及时找出处理,杜绝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3.2 加强施工设备及材料管理
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并且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和流程的制定是保证施工设备和材料质量的基础,需要确定质量标准、验收标准、流程规范、记录方式等内容,并对施工设备、材料等进行分类管理。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来管理和监控设备和材料信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设备和材料信息,通过跟踪、记录和汇总设备和材料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设备和材料的检测和验收。采取适当的检测和验收手段,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保证设备和材料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期维保和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维护和维修施工设备,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保障施工设备的安全和性能。同时,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3.3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1)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施工管理人员是项目施工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负责现场施工的全面指挥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2)提升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的途径和措施。为了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和措施: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鼓励管理人员参与实践,通过参与具体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 陈 晋 发 . 光 伏 发 电 项 目 施 工 管 理 分 析 [J]. 光 源 与 照明,2022,(10):110-112.
[2]黄德水.光伏发电技术及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管理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2,(05):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