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液压系统泄漏原因及密封改进方案
刘卫波
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 265400
前言:“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是机械高效运行的生命线。”矿山机械液压系统作为核心动力传输部件,其泄漏问题不仅造成油液浪费、污染环境,还会降低设备运行效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矿井作业环境恶劣,特别是在高压、粉尘、振动等严酷的工作环境中,对于传统密封方式难以应用的部位,是以矿井泄露点为切入点。因此,应更新密封件技术,严格按规范进行安装配合,采用现代化监控手段,从而探讨优化的整体密封性对改善液压系统密封功能,进而矿机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的意义。
一、矿山机械液压系统泄漏原因
矿山机械液压系统泄漏源于多方面技术缺陷与工况影响。密封元件自身性能不足是主因,传统橡胶密封件在矿山高压(常达 31.5MPa 以上)、高温(环境温度可达 60C )及粉尘侵蚀下,易出现老化、磨损或变形,导致密封面贴合不严。因为组装过程误差较大,而增大漏失风险,例如因密封面安装的倾斜,或是压强分布的不均,接合处旋紧力过大,都会使界面上形成细微缝隙,从而容易使高压的润滑油从缝隙中漏出。另外,因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未能及时发现泄漏问题,一旦机器产生颤动,就会使密封组件以及管接合处形成磨耗,而且传统的现场检测手段很难发现前期的泄漏,从而会引发严重的漏失事故[1]。
二、矿山机械液压系统泄漏密封改进方案
(一)升级密封元件技术,增强耐损密封能力
密封元件是防止泄漏的核心,主要是防止设备损坏与外泄,通过更换密封件的方法,选择新材料,采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的混合胶料,提高密封件对高压力、高温度、高摩擦环境的抵抗能力;优化密封形式,采用组合密封(O 型密封圈+制动器)形式,降低受压变形程度,增大密封线接触能力,有效防止介质外泄[2]。
由于矿山挖掘机液压元件密封件的耐磨性较差,出现漏损,导致停机更换维修每月高达5-6 次。经分析和调查研究,团队决定将传统丁腈橡胶密封件全部换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复合密封件,先精确测量出10 台挖掘机的密封槽尺寸,再按该密封槽尺寸,定制相应复合密封件,确保完全适用于密封槽。经试用,其在31.5MPa 的高压下,仍能正常运行8h 且无明显变形,并能在60℃环境下一直正常使用 30d,而老化程度仅为传统密封件的1/2,同时在活塞杆密封部位装有厚 2mm 的聚四氟乙烯防滑环,对防滑环边沿做圆形剪断可避免其刮伤密封件。试验改型后的设备每 3 周检查一次,发现第一周,有 2 台出现了轻微漏油现象,适当地调整好密封件的压缩量后,恢复正常。经过 3 月份的观察发现,液压系统漏损率由原来的 23% 降低至目前的 5% ,原每个月需要更新的密封件现在都可使用3 个月,让每台挖掘机可多使用15h 左右。
(二)规范精密装配技术,提升界面密封效能
对接口进行正确密合,并确保达到良好的密封性,严格的高精度组装法,可以降低人工装调时的误差。制定合适的组装流程,如在塞入密封件前做好清理工作、使用扭力扳手拧紧螺栓、采用夹具保持密封零件对中等,以求保证配合面能紧紧地压合,避免因装调不到位造成的一些细小的缝隙产生,而导致的总装密封率下降[3]。
针对装配过程标准化不一致、造成频发的液压支架接口泄漏质量事故,顾客投诉不断的情况。公司专门成立攻关组,编写了《液压支架精准装配操作指南》手册。工作要求作业前佩戴干净手套,对于密封槽和密封元件,均使用清洗效果的中性和碱性液体、去污清洗剂(时间 10 分钟),将可能的油脂、金属磨粒等全部清除干净。在 O 型密封元件放置时,利用尼龙材质导向器(内表面要涂抹食物级的专门硅脂),在放置的过程中,避免密封元件有任何损伤。如,M16 螺纹连接应采用数字式显示扭矩工具,第一步按 15N⋅m 预紧力开始,隔 5 分钟后施拧 35~40N⋅m 标准力,并以三步走原则紧固到位。此外,为了确保密封件获得理想同心度,采用激光准直仪,将密封元件与密封槽偏离值控制在一个非常微小的范围内,将前期组装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后,进行制造工艺性验证,对第一批制造的 50 台支架液压系统,在 12兆帕压力下保压30 分钟,检验试验后,泄漏率由之前最高的 12% 降到当前的 3%~6% 。
(三)应用智能监测技术,动态保障密封状态
通过智能化检测的方式,可以及时获取到泄漏信息,保证在早期出现情况后,立即进行检测和修理。在一些关键性的封闭空间中,安装小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油料检测装置,对这些装置搜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输送出来,在计算模型中计算密封状态。一旦发现压力过大的同时,发现存在油料渗漏的情况时,就会发出警报信号,并且定位装置显示出现问题的位置,避免泄漏现象进一步恶化、确保系统平稳运行[4]。
企业引进一套智能监控系统,对 8 台破碎机的泵口、油缸密封处、转换开关连接口等 12个部位进行了微压压力传感的安装,及油液浓度的监测。每个节点的采样周期为10 秒,采集的数据以 5g 网络频率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该系统对于油液浓度的告警阈值设定为 >0. .01 毫克/m3,当任何一个测点发生数值越线事件时,系统立即产生音视觉的报警信号,同时能准确指示出报警点的位置,其位置指示误差不超过0.5 米。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已运行3 个月,期间发现一次异常,破碎机活动臂部油缸密封处的测点,在1 个小时内发生了 7%的压力波动,同时,油液浓度涨到了 0.002 毫克/m3,系统随即报警。检修人员带着专用工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排查,发现密封部分有2 毫米细小破损后,及时更换了一个密封圈,只花了不足1小时的时间就圆满解决了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矿山机械液压系统泄漏问题的解决,需依托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升级密封元件技术、通过对精密装配过程的规范和采用智能测试手段,制定出了相对完整和多方位的密封提升体系,即通过材料、方法和检测优化,为机械制造“密封方案”,来有效地降低泄漏,降低检修成本,增加矿山设备的有效作业能力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登民,唐闪,樊耀华,等.大型矿山机械用液压缸常见失效和改进方法[J].液压气动与密 封,2020,40(06):84-87.
[2]打造可靠动力——堡盟压力传感器在矿山机械液压泵站上的应用[J].今日制造与升级,2020,(06):39.
[3]赵俊杰.基于机械液压技术的矿山机电设备故障分析[J].矿业装备,2020,(02):102-103.
[4]唐闪,樊耀华,黄振华.大型矿山机械用液压缸防尘圈研究与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20,40(0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