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
武慧军 赵小峰 高树红
1.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2.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3.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
摘要: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联系紧密。地质勘查为地质工程提供数据支持,是工程开展的前期关键环节。其涉及多种技术手段,用于确定地质结构、岩土特性等。在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多领域意义重大,不断发展的技术也促使二者关系更加深入,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性。
关键词: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应用;资源开发;工程建设
引言: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还是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对地质状况的精确了解。地质勘查作为获取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为基础地质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众多领域向前发展。
1.基础地质工程概述
1.1基础地质工程的定义
基础地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对地球表层地质结构、地质组成物质以及地质作用过程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从本质上讲,它旨在探究地球浅层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化学性质等基本要素。这一学科不仅仅是理论性的探索,更是与众多实际工程紧密相连。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地质工程的研究成果能够指导工程师确定合适的地基类型,是采用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还是深基础如桩基础等,这取决于地质的承载能力、土层的分布等地质工程因素。它还在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地质的详细勘察与分析,为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提供关键的依据,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
1.2基础地质工程的主要内容
基础地质工程的主要内容涵盖广泛。首先是地质调查,这包括对区域地质的宏观了解,如地层的分布、岩石的类型、地质构造的形态等。通过地质调查,可以绘制出详细的地质图,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其次是岩土工程勘察,这是针对具体工程场地的岩土体进行的详细勘察。包括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如岩土的密度、含水量、抗压强度等参数的测定,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岩土体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再者是工程地质分析,根据勘察得到的数据,分析工程场地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此外,基础地质工程还涉及到地下水的研究,包括地下水位的测定、地下水的水质分析以及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估等内容。
2.地质勘查应用的主要方面
2.1地质勘查的技术手段
地质勘查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技术手段多种多样。首先,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例如,通过重力勘探,利用地球表面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密度差异。这一技术在寻找大型金属矿脉、石油等资源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力勘探中,测量仪器的精度至关重要,高精度的重力仪能够检测到极其微小的重力变化,从而为地质学家提供更准确的地下地质结构信息。地震勘探也是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然后记录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反射和折射情况。就像在石油勘探中,地震波在不同岩石层中的传播特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些差异可以绘制出地下的地质构造图,确定可能存在石油储层的位置。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逐渐普及,它能够提供更加详细和立体的地下地质图像,大大提高了勘探的准确性。
地质钻探则是直接获取地下岩石样本的有效方法。钻探过程中,可以详细观察不同深度的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等特征。在一些大型工程建设前,如高层建筑或大型桥梁的基础建设,钻探能够确定地下基岩的深度、硬度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依据。而且,通过对钻探获取的岩芯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等,进一步推断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情况。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可以获取大面积的地表地质信息。例如,通过分析遥感图像中的色调、纹理等特征,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在山区地质灾害预警方面,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危险区域的地质变化,为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有力支持。
2.2地质勘查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应用
在山区地质环境中,地质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山区往往地形复杂,地质构造多样。地质勘查能够为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关键信息。例如,在山区修建公路或铁路时,勘查工作需要确定山体的岩石稳定性、潜在的滑坡和崩塌区域。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可以了解山体的岩石类型、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地下水的分布。如果发现山体存在软弱夹层或者破碎带,就需要在工程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锚杆支护、挡土墙建设等,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在海洋地质环境中,地质勘查同样不可或缺。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地质勘查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海底地质构造,寻找潜在的资源储集区。例如,利用海洋地震勘探技术,可以绘制出海底地层的结构和分布,确定可能存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构造。同时,在海洋工程建设方面,如海底隧道、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地质勘查能够评估海底的地质条件,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了解海底的软土分布、基岩起伏等情况,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工程建设方案,避免因地质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
在沙漠地质环境中,地质勘查也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沙漠地区的水资源勘查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地质勘查技术,可以寻找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例如,利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电法勘探,根据地下不同介质的导电性差异,确定可能存在地下水的区域。此外,沙漠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也不容忽视。一些沙漠地区富含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能够确定这些矿产的分布范围和储量。在沙漠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如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地质勘查可以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因为沙漠地区的地基条件较为特殊,需要考虑沙层的稳定性和地下水的影响。地质勘查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为各类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
3.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的关联
3.1地质勘查对基础地质工程的支撑作用
地质勘查为基础地质工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在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阶段,地质勘查能够确定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例如,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三峡大坝工程,地质勘查详细地了解了坝址区域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下水情况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工程设计人员能够确定大坝的基础类型、深度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如果没有准确的地质勘查结果,大坝的基础设计可能会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工程安全隐患。
地质勘查还能够为基础地质工程提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如地铁建设,勘查工作可以确定地下是否存在溶洞、断裂带等不良地质体。这些不良地质体可能会引发地面塌陷、隧道变形等地质灾害。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果,工程建设者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对溶洞进行填充处理,对断裂带进行加固等,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进行。此外,地质勘查所提供的地层信息对于基础地质工程的施工工艺选择也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如果地层中存在深厚的软土层,就需要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桩基础施工。地质勘查结果能够准确地确定软土层的厚度、分布范围等信息,从而为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2基础地质工程对地质勘查的反馈与推动
基础地质工程在实践过程中会对地质勘查产生反馈与推动作用。当基础地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地质现象或者问题时,会促使地质勘查工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基础地质工程施工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岩土体性质或者地质构造现象,这就会促使地质勘查人员进一步采用更先进的勘查技术或者方法对这些现象进行重新勘查和分析。基础地质工程的发展也会对地质勘查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随着基础地质工程向着更深层次、更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发展,对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以及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地质勘查技术不断发展,如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研发等。
4.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的发展趋势
4.1技术创新趋势
在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中,技术创新呈现出多方面的蓬勃发展态势。首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不断革新,例如,高精度重力勘探仪器的研发使得对地下微小地质体的探测更为精准。通过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捕捉到极其微弱的重力异常,这有助于发现那些以往难以察觉的小型矿体或者地质构造。再者,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航空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让地质学家可以从宏观角度对大面积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对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钻探技术也在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新型的智能钻探设备能够根据地层的不同特性自动调整钻探参数,提高钻探效率的同时减少对地层的破坏。而且,随着纳米技术的逐渐引入,钻探工具的耐磨性和硬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延长了工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钻探成本。还有,在地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成为新的趋势。大量的地质勘查数据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快速分析,挖掘出其中隐藏的地质规律。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结构,这对于石油勘探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2应用领域的拓展趋势
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领域的拓展趋势十分显著。一方面,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趋势。地质勘查技术能够为城市地下交通设施(如地铁、地下停车场等)的建设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确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例如,在地铁建设前,通过地质勘查准确掌握地下的岩土性质、地下水分布等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地铁线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复杂地质条件而导致工程延误或安全事故。在环境保护方面,地质勘查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对土壤、地下水等地质要素的勘查,可以了解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例如,在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中,地质勘查能够确定污染物在地下的迁移路径,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地质勘查有助于确定这些资源的分布位置和储量。例如,利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绘制出海底地质构造图,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选址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在农业领域,地质勘查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土壤的地质成分,可以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例如,了解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酸碱度等信息,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施肥方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结语: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是现代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协同发展,不断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地质工程和地质勘查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持续探索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将有助于提升工程的质量、安全性以及资源开发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静娅.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2,(16):16-18.
[2]车正声.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2,(1):185-186.
[3]王奕莹.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2(0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