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双减”背景下学科课外活动的设计

作者

唐美娟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 212200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要想提升数学学科的课外活动质量,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文化知识拉进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拉进数学学科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考虑生活中的问题,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在传统小学教学中一般停留在课内教学中,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将数学文化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文化课外教学的价值,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因此本文探究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更好的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数学课外活动开展的价值分析

课外活动是打破单一课堂教学形式的重要方式,在其中,学生可以相对较为轻松的接触一些数学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而言也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在一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也就可以得到发展,其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应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能认识到数学课外活动开展的价值,创建有效化的数学课外活动。

二、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和教师不重视数学活动

还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和老师无法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既是很多的学校老师和部分领导认识到通过教学而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无法改变各层各级的教学评价机制。很多的评价机制依然是简单而粗暴地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尤其是上级部门明令禁止以成绩衡量学生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大背景下,依然在学生背后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标准,教师只有狠抓学生应试能力来设法提升学生成绩,甚至很多的学校有一年级老师就进行考前刷题,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为应付一次中考,刷题多达二十多份,大量的小规模"考试",教师完不成"阅卷"任务,便把包袱抛给家长,白天测试,晚上家长阅卷,闹得轰轰烈烈,学生、家长、老师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一考见分晓。在这种背景下,老师无暇开展课外活动,自然也不重视数学课外活动。

(二)学校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数学活动要求

我们知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能帮学生组织课外活动,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其工作强度和难度和不亚于正常的教学活动。这就对师资力量提出新的挑战,很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师没有精力开展课外活动,缺少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或者不具备组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就是一纸空文而已,无法落实到位。

(三)学校缺乏比较完善的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我们知道,有效的管理是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部分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数学课外活动,但是管理形式简单,管理过程粗放。具体表现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教师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没有制定出相对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内容随意地设置一些活动项目,没有制定必要的指导和评价机制,课外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而学校也没有必要的管理措施,更没有激励机制,教师组织活动没有动力,不具备长效机制。

三、“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课外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完善课外活动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评价和奖励

我们都能知晓,一些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机制。而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数学课外活动计划,开展的方案,实施策略,建立明确的考评和及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于奖励机制,可以是进行口头或公示、文件式的精神鼓励,给学生和教师精神激励,也可以是进行简单的物质建立,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从而提升课外活动的整体参与意识。学生数学课外活动中,还需要关注学生团体,奖励中需要重视学生团队的奖励,培养起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开展数学趣味讲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讲座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数学活动形式,这一活动对于时间有一定要求,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点来举办数学讲座活动。在其中负责讲课的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在其中,教师要能大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讲座之中。讲座的主题可以设定的较为灵活,但题目不宜过大。在其中,教师开展的讲座可以重点以数学史的讲座为主,在其中讲授一些中外数学家的事迹,在其中展示数学家们的赤诚之心,激发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興趣。教师还可以联系一些名闻趣事的解说,让学生了解近代数学发展中所经历的一段段往事。这样一来,通过对这些数学史内容的讲说,学生就可以对数学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学生进行的讲座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灵活地去选择内容,在其中,可以是一些数独游戏的玩法,也可以是一些题目的快速解题方法,还可以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展示。这样一来,通过数学讲座的进行,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闲余时间开展一次相关于勾股定理的数学讲座,在其中教师就可以按时间的顺序说起,为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前世今生,让学生通过讲座的听取,了解到古中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填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了实现数学课外活动的有效创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结合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做出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伟,田淑玉.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五法.中学课程辅导,2013(7).

[2]李莉.浅谈关于搞好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几点做法.活力,2015(3).

[3]隋敏雳.如何构建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新课程学习,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