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风机火灾探测灭火及消防联动研究

作者

樊明渊 刘欣涛 于鹏飞 李飞飞 金芮竹 张可宏 孙莹

1唐平度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云山镇 266744 2烟台金润核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4

风机内部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电气设备、润滑油、电缆等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迅速蔓延,不仅会导致风机设备的严重损坏,维修成本高昂,还可能引发周边设施的连锁反应,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甚至造成风电场长时间停电,影响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目前,现有的风机消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火灾探测系统对于风机复杂环境下的早期火灾迹象敏感度不够,容易出现误报或漏报情况。一些灭火剂对风机内部精密设备存在腐蚀性,在灭火后可能会加剧设备的损坏程度,增加后期修复成本。消防联动系统的协调性和可靠性也有待提高。因此,开展对风机火灾探测、灭火及消防联动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增强风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风电场的持续稳定运行,推动风力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1 风机火灾特性与危害分析

风机主要由叶轮、机舱、塔架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紧密关联,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风机火灾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摩擦、外部因素等方面。风机内部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动力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绝缘老化、短路、过载等问题,最终引发了火灾,导致整台风机烧毁。风机的叶轮、齿轮箱、轴承等部件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摩擦。如果润滑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为这些部件提供良好的润滑,机械摩擦会加剧,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周围易燃物质的燃点时,就可能引发火灾。雷击也是引发风机火灾的外部因素之一。此外,飞火、周边火灾蔓延等也可能引发风机火灾。

风机本身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内部包含众多精密设备和关键部件。一旦发生火灾,高温和火焰会迅速破坏风机的结构完整性,导致叶轮、机舱、塔架等部件严重受损,这些设备的损坏不仅需要高昂的维修或更换成本,而且由于设备的定制化程度高,维修和更换的周期较长,会导致风机长时间停机,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益。而且风机高度较高,传统的消防设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灭火。火灾产生的高温、浓烟和有毒气体,会对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风机火灾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风机火灾探测灭火及消防联动的优化方案

2.1 火灾探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根据风机的结构特点,合理布局火灾探测器是确保有效探测火灾的关键。在叶轮部位,应在电机和控制柜附近安装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在机舱内,发电机、齿轮箱、润滑散热系统等是火灾高发区域。对于发电机,可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能在火灾极早期检测到发电机内部产生的微量烟雾。齿轮箱和润滑散热系统附近则应安装感温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监测油温过高的情况,火焰探测器则可在发生明火时迅速响应。塔架内的传输控制电缆和变频柜、控制柜等部位,应沿着电缆线路布置感温电缆,实时监测电缆温度,在变频柜和控制柜内安装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以全面监测火灾隐患。

针对风机的特殊环境,在振动较大的部位,应选用抗震性能好的探测器。对于高温环境,应选用耐高温的探测器,其报警阈值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在强风环境中,应选择抗风能力强的探测器,可减少强风对烟雾检测的干扰。还可以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优化风机灭火系统

为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实施灭火措施,需结合风力发电设施的结构特性、运行环境及火灾类型,科学选取适配的灭火介质与系统方案。从灭火介质的理化特性来看,针对机舱内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介质灭火效率高,且在喷放后无残留、不导电,能避免对精密电子元件造成二次损坏,特别适用于主控柜、变流器等核心电气部件;而对于齿轮箱等存在润滑油泄漏风险的区域,超细干粉灭火介质更具针对性。

在关键组件的灭火系统设计上,需根据设备运行特点实现精准防护。齿轮箱应采用分布式灭火装置,在齿轮箱顶部及侧面设置 3-4 个定向喷射口,结合温度感应触发装置,确保火情初期即可向火源点定向释放灭火介质,灭火覆盖范围需覆盖齿轮啮合区及轴承座等高温风险点。电气控制箱则需配备小型化全淹没式灭火单元,在火灾温度达到 68℃时自动启动。对于机舱内的电缆桥架区域,可采用线性感温电缆与超细干粉灭火弹组合系统,当电缆绝缘层燃烧使温度升至 180C 时,灭火弹自动爆破释放粉体,同时触发通风系统关闭,避免气流助长火势。

2.3 增强消防联动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影响风机消防联动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众多,设备故障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火灾探测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灭火系统等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硬件损坏、软件故障等问题。为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设备选型时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消防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部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针对通信故障,可采用冗余通信技术,如设置多条通信线路,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其他线路,确保信号的不间断传输。还可以采用抗干扰技术,如对通信线路进行屏蔽处理,减少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风机消防联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地启动,保障风机的安全运行。

2.4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为保障风电场所的消防安全,定期举行面向操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系统培训。培训将深入讲解火灾预防的基本原理、火灾时的应对策略及逃生自救的核心技巧,全面提升操作人员对于消防安全的认知水平。并通过定期开展应急响应预案演练,模拟风电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情场景。此类演练旨在检验操作人员在逼真情境下的实际应急反应能力,并评估现行应急方案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在演练过程中,若发现任何缺陷或改进空间,立即进行调整与完善,确保在真正火情突发时,操作人员能迅速、有效地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风机火灾探测灭火及消防联动的优化方案对于保障风力发电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设计火灾探测系统、优化灭火系统、增强消防联动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机火灾发生的概率,提高火灾应对能力,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推动风力发电行业朝着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益菲,麻海涛,杨怀向,等.风电机组火灾事故及现有消防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24(13):83-85.

[2] 胡宜磊. 试论风力发电机组灭火介质的合理选择[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08):1119-1121.

[3]袁成翔.气体灭火后排风机配电控制及消防联动设计探讨[J].现代建筑电气,2025(02):2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