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核心,推动工会和妇委会共建校园和谐文化的对策研究
李伟杰
邯郸市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河北邯郸 056000
引言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需要靠科学的制度和组织协同来保障,党建统领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的前提就是发挥政治引领和思想凝聚作用,统一思想认识、汇聚力量,把全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工作上来。充分发挥以工会为主导维护教工权益,加强团队建设的作用;充分发挥妇委做手工具的人文关怀,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为教育注智赋能,使开展党建主抓各项职能工作落实落地。做好党建统筹牵头、工会、妇委功能发挥、一体推进校园文化融合建设与长效工作机制建立,打造特色突出、互补有力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融合育人好校园。
一、党建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核心价值塑造
1.1 价值导向的统一性
党建工作的核心就在于引领学校的走向以及确立好整个学校的整个价值观,把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凝聚成一种价值,保证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教育都是同向而行的。在这样的价值引领下,大家会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该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之下,学校无论哪个方向都可以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正是基于此,这种价值一致性才能让我们的师生之间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也能够促进我们学校和谐文化的形成。
1.2 政治引领的凝聚力
党建在学校治理过程中是各种组织之间的联系、核心纽带,在党建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妇委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体目标开展工作,而不是各个组织机构分散工作运转,政治引领利于不同组织机构间形成联络,促进了组织间的合作团结,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向心力,在这个环境下有利于师生共同接受制度约束、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互信,实现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工作氛围。
1.3 思想教育的渗透性
党建工作在思想教育上的渗透力量大,无论是课堂内的教育传递还是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中,它都具有着很强的渗透性,在各项制度化、常态化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可以使各种价值取向逐渐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自觉。通过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校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口号里,而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并不断生成自己的文化内容,学校的文化才能循环往复、永不干涸。
二、工会与妇委会的功能作用发挥
2.1 工会的服务与保障功能
学校工会是以学校为纽带联系教职工、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促进者和保护者,也是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方面实际困难的重要主体,不仅保障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还让学校教职工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和教育培训更是为了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并通过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强化了校园文化;工会提供的服务保障有力支持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作职能。
2.2 妇委会的人文关怀功能
妇委会基于其特殊的工作位置,在工作中可以在细节上显现出文化的温度。关注女职工成长与发展以及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注入校园文化里的人文情怀、柔性力量,体现了妇委会的人文关怀,也更好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广大女职工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校园氛围更加和谐、更具包容性和亲和力。因此,妇委会的存在,使得校园文化具有了更多的多样性、个性化的因素。
2.3 协同共建的作用提升
工会和妇委会分别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基于党建工作相融合后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两者合力共建。一方面在思想、资源以及机制等方面互相融合,共同发挥优势;另一方面,在组织的建设方面则表现为二者的合作共建,并通过不同的组织主体联动共享资源,避免出现重复的职能,浪费资源的现象,发挥的是更加强大的力量,建设起学校内部更加完美而坚实的校园文化格局。同时这也有利于打造和谐型校园。
三、以党建为核心的对策路径探索
3.1 文化引领与价值共识的建立
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党建的核心作用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还体现在价值观念的深度塑造上。通过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可以将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文化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引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化的文化活动与常态化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共识。价值共识的形成,能够让不同群体在面对多元化需求时找到共同的精神纽带,从而避免价值取向的分散化。校园氛围在统一价值引领下保持稳定,工会与妇委会的工作也能够获得更加明确的方向,确保整体文化建设朝着一致的目标迈进。这种共识不仅是一种理念层面的认同,更能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转化为自觉行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3.2 制度协同与机制创新的推动
制度是保证各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只有党建引领下推进制度协同才能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以及常态化沟通渠道可以有效地打破不同组织之间存在的壁垒,并且打通信息和资源流动的通道,能够有效避免各项工作由于协调不到位而产生的工作重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从制度上保证了工会及妇委会能够更加精准地贯彻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开展好相关工作。机制创新是维系制度长期稳定高效的必备手段,不仅要对接已有的制度对相应规则予以补齐补强,更要持续完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以不同的运行方式作为支撑推进工作,在工作机制的统领下让不同的组织以共同的标准去行动发挥能动性从而在遵照规范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特色的优势促进学校文化的构建与发展,这样的制度与机制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组织效能,保证学校的长治久安。
结束语
以党建带工建、带妇建的方式,将学校工会、妇女委员会打造成为传承校园优良传统的主阵地,引领创建校园和谐文化的大平台,肩负着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的一项战略性使命。党建统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工会服务体现教职工的人心引力,妇委人文塑造校园内特殊的温湿度场;聚合三股力量能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创新发展、共建共享和技术助力,促进其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不仅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巩固稳定、强势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对各类组织协同方式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的深度融合[J]. 赵鹏. 中外企业文化,2022(07)
[2] 党建引领下高校工会精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李春艳;李文荣;吴光平.办公室业务,2021(17)
[3] 国有企业“党建+工会工作”创新模式探讨[J]. 王毅.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