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气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张新越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项目编号:2024jyxm1230,项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

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很快,机械工程行业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这个领域起步相对较晚,整体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来看,我国的机械自动化程度还需继续提升。现如今,随着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这给机械工程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会。现在的机械设备不再只是简单的电力驱动,而是越来越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运行。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机械工程会更多地结合自动控制、电脑程序和电气技术,让整个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实现完全自动化的操作模式。

1 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在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角色。它结合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电脑控制和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功能强大,应用也非常广泛。在各个行业的机械运转中,从生产到日常维护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的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先进,不断融合各种智能化的新技术,让机器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一来能让机器运行和维护更省力;二来能大大提高加工的精确度,让整个生产过程更智能;三来能优化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的体力劳动强度,让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同时,高精度的生产可以大幅提升产品的质量,减少瑕疵品的产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收益。另外,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设备运行效率,通过智能协调和统一管理,使生产流程更加稳定可靠,从而有效预防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迅速,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更新。这些进步让操作人员能够更灵活、更全面地管理生产设备,从而提升工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1]。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类型

2.1 集成自动化技术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制造和电气自动化的基础,它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把各种不同的设备、系统和控制单元连接起来,让它们能够互相配合工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统一的通信方式和控制方法,使原本独立的机器部件、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协同运行,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系统。在机械制造行业,集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重要,如今在我国的工厂生产中已经非常普及。可以说,要是没有集成自动化技术,整个制造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让整个系统协调运转,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畅衔接。它通过打通各个部分之间的隔阂,避免信息不通、操作脱节的情况,从而让生产过程更稳定、更高效。因此,采用集成自动化技术能有效解决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而且它不光能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2 智能自动化技术

当集成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升级为智能自动化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整合各类设备和系统,配合智能化的机器装置,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今,我国在机械工程中运用智能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这不仅让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还改变了过去的老一套生产方法。这种技术进步给机械制造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同时带动整个行业朝着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现在,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关键在于能让机器自己应对各种变化。它能自动识别感知环境、做出判断并执行操作,这样就不需要依靠人工调整。这样一来,不仅生产更灵活,出错的几率也得到大幅降低。

2.3 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这些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依靠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它们不仅让机械生产变得更加自动化,还能让机器拥有简单的自我调节功能,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智能高效。人工智能技术从最初的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成熟,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在机械工程领域,这项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理念,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可能性。当工厂里的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机器运转时的各种异常表现往往和故障原因息息相关。单靠人工排查的话,很难快速找到问题根源。这时候如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锁定故障位置,及时把问题解决掉 。

3 促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 高度重视数控设备的选型工作

在引进数控加工设备时,必须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实际价值。具体来说,在挑选设备型号时,需要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机床配备的各类功能软件,二是设备本身的硬件配置和性能参数。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关键要素,才能选购到最适合生产需求的数控设备。同时,在采购数控机床时,建议优先考虑规模大、信誉好的生产厂家。选择这类企业的产品,不仅设备质量更有保证,还能显著提升生产加工效率,这对企业的长期生产运营都是非常有利的。

3.2 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机械生产中,生产效率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比如,编程质量、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心等,都会直接关系到机床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要想让机床长期保持良好状态,既要编好加工程序,也要培养操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要重点培养现有的编程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鼓励他们多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并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程序方案。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机械操作更加规范,从而提高机床和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

3.3 加强技术创新和融合

在机械自动化领域,技术进步才是真正的推动力。只有持续攻克技术难关,把不同技术巧妙结合起来,才能让自动化应用走得更远。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多下功夫。面对当前机械自动化系统配合度不高、整合困难等现实问题,需要企业和研究单位携手合作,集中力量制定通用的技术规范和对接标准。同时,还要促进不同技术的交叉应用。把自动化技术与智能算法、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研制出能够自主判断、自动调节的智能机械设备。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生产过程的精确度,还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生产方式的智能化转型[3]。

结语

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带动机械工程领域向前发展。通过在机械工程中运用集成自动化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等,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为我国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宋卓钰.电气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模具制造,2025,25(4):195-197.

[2] 张 海 强 . 电 气 自 动 化 在 机 械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分 析 [J]. 内 燃 机 与 配件,2020(16):176-177.

[3]郭红刚.电气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2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