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大中径管道焊接施工工艺
董秦 刘科 夏朋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400000
引言
随着火电机组参数不断提高,大中径管道焊接面临更大挑战。高合金钢材料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冷裂纹和残余应力,严重影响管道使用寿命。传统焊接工艺难以满足现代大容量机组对焊接质量的严格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材料特性、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建立学完善的焊接工艺体系,确保管道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 大中径管道焊接特点
火电机组大中径管道焊接具有显著的技术复杂性和严格的工艺要求,由于管道直径通常在 300 毫米以上且壁厚较大,焊接过程中需克服多层多道焊带来的热输入累积问题。厚壁焊接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和变形,若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焊缝开裂或结构失稳。高合金钢材料如P91、P92 等对冷裂纹敏感,焊接前需严格预热并控制层间温度,以避免氢致裂纹的产生。此外,大径管道焊接往往采用组合工艺,如氩弧焊打底配合埋弧焊填充,以提高效率并保证根部质量。坡口设计需兼顾焊接可达性与熔合效果,通常采用 U 型或 V 型坡口以减少焊接量并降低变形风险。焊接过程还需考虑环境因素,如防风防雨措施,以确保气体保护焊的稳定性。
2 焊接质量对机组安全运行的影响
焊接质量直接决定火电机组管道的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温高压工况下,焊缝缺陷如未熔合、气孔或裂纹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在热循环载荷下逐渐 泄漏或爆裂事故。例如,主蒸汽管道若存在焊接缺陷,可能在运行中引发高 甚至人员伤亡。此外,焊接残余应力会加速材料的蠕变损伤,影响管道的疲劳寿命。 能诱发腐蚀,尤其在启停频繁的机组中,热疲劳与腐蚀协同作用会进一步削弱管道强度。因此, 格的焊接工艺控制、无损检测及焊后热处理是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任何疏漏都可能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3 焊接施工关键技术
3.1 坡口设计与加工技术
大中径管道的坡口设计是焊接质量的基础保障,针对不同材质和壁厚的管道,需要采用差异化的坡口形式。V 型坡口适用于中等壁厚管道, 能显著减少焊接量,但对加工精度要求严格。坡口角度需控制在 30-45 度范围内 4 毫米。加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机械切削或等离子切割等精密 、表 完成后需彻底清理坡口区域的氧化皮、油污和水分,必要时 钢材料,还需在加工后进行预热处理以消除加工应力。坡口质量直接影响后 进行,必须严格执行检验标准。
3.2 预热与温度控制技术
科学合理的预热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预热温度需根据材料特性精确设定,高合金钢通常需要150-300 摄氏度的预热温度。加热方式可采用电加热、火焰加热或感应加热,其中电加热具有温度控制精准的优势。预热区域应覆盖焊缝中心线两侧三倍壁厚范围,并采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层间温度,避免过高导致晶粒粗化或过低引发冷裂纹。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缝完成后都需测量温度,必要时进行补充加热。焊后应立即进行消氢处理,在250-350 摄氏度保温一定时间,促进氢的扩散逸出。对于重要管道,还需进行焊后热处理,通过高温回火消除残余应力,改善接头性能。
3.3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
合理的工艺参数是获得优质焊缝的关键,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需根据材料厚度和焊接位置精确匹配。厚壁管道宜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工艺,控制单道热输入在合理范围。氩弧焊打底时电流控制在80-120 安培,电弧长度保持 2-3 毫米,确保根部熔透。埋弧焊填充时选用 3.2-4.0 毫米焊丝,电流控制在 400-600 安培范围。
焊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持电弧稳定,防止断弧或偏吹。自动化焊接设备需提前进行工艺评定,手工焊则要注重焊工技能培训。特殊位置焊接时需调整参数和操作手法,确保焊缝成形良好。整个焊接过程要做好参数记录和质量跟踪。
3.4 多层多道焊实施
厚壁管道焊接必须采用多层多道焊工艺,这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对称交错原则进行焊道排列,通过合理分散热输入来避免局部热量过度集中。每道焊缝完成后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彻底清理焊渣和金属飞溅物,确保下一道焊接的熔合质量。对于长直焊缝的焊接,推荐采用分段退焊工艺,这种方法能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大直径环焊缝的焊接则应当安排多名焊工对称施焊,以平衡焊接应力分布。在焊接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临时支撑装置来控制管口变形,但必须注意避免过度的刚性约束导致附加应力的产生。焊后可考虑采用机械振动或锤击等工艺方法来释放部分焊接应力。对于高温高压工况下使用的重要管道,焊后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整个焊接过程要重点监控层间温度变化,精确控制每一道的热输入参数,确保各焊道之间实现良好熔合。参与施工的焊工必须接受专门的厚壁管道焊接技术培训,全面掌握相关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
3.5 质量检验与控制
焊后质量检验是确保管道焊接质量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对于高合金钢材质的重要管道,焊后热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热处理温度通常控制在 700 至 800 摄氏度之间,保温时间需要根据管道壁厚按标准规范进行计算确定。热处理完成后必须进行硬度测试,通过检测结果来验证热处理效果。无损检测技术是质量检验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以及表面检测等方法。射线检测技术对焊缝内部的体积型缺陷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而超声波检测则更适用于发现面积型缺陷。检测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射线检测一般安排在焊后24 小时进行,以排除延迟裂纹的可能性。在热处理工艺实施前后,都需要对焊缝进行一次全面的无损检测。所有检测过程必须建立完整的记录档案,对检测发现的超标缺陷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返修处理,返修后必须重新进行检测确认。只有通过全部检测项目且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的焊缝,才能被判定为合格并允许投入使用,这样才能确保管道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结束语
火电机组大中径管道焊接工艺的系统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化坡口设计、严格控制预热温度、精确匹配工艺参数、规范多层多道焊实施 质量检验体系,成功解决了高合金钢厚壁管道焊接的技术难题。工程实践验证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焊接接头 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为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当前工程需求,也为同类机组的管道焊接提供了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
[1] 宁亮亮, 肖雨桐, 王显飞, 等. 火电机组大中径管道焊接施工工艺[J]. 机械制造文摘( 焊接分册),2024,(04):11-17.
[2] 白占桥, 张英伟, 白建强, 等. 调峰机组高温管道应力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 [J]. 电力学报,2023,38(06):515-524.
[3]金传领,万瑜,徐家驹,等.机组变负荷对省煤器入口管道焊接结构疲劳寿命影响的分析[J].发电设备,2023,37(04):212-216.、
[4]李志强,马志宝,刘畅,等.火电机组主汽管道温度套管角焊缝相控阵检测及修复技术探讨[J].电焊机,2023,53(06):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