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作者

李红菱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沈阳11013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智能评测等功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借助先进技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也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受众最广的一门课程,大学英语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英语教学,可以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 提升文化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广泛,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将其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拓宽文化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2. 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整个国家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世界上的文化丰富多彩,只有通过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才能对自身文化有足够的自信,从而加深对民族身份和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培养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的交际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用英语阐释中国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国际传播中存在的"文化失语"现象,还能够契合大学英语课程扩大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实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的明确要求。

二、人工智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而人工智能的介入,不仅为这一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撑,更从学习效率、体验形式、应用场景等多维度革新了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的融合模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语言层面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海量双语语料,对各种文化场景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词汇或特有事物,从而找出准确的表达以确保语言与文化的适配性。

在学习体验方面,人工智能能够改变过去局限于文章阅读或词汇理解、形式单一且缺乏互动的文化学习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打造多元场景,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利用AI 助手练习口语,也可以使用AI 工具将传统文化内容转化为多模态学习材料,将文字、音频、视频更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另外,基于AI 的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为学生创造逼真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英语。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以及英语能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实现精准赋能。一方面,AI 系统会基于水平测试或问卷调查,为学生推送适合个体需求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分析学生的成果,帮助学生定位薄弱环节,构建更加完整的文化认知体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人工智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提供了更加多

元、有效的途径。

1. 构建智能平台,开发教学资源,融入文化元素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选取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例如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经典著作、传统故事等。在AI 辅助下,可将相应内容制作成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上传到智能教学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或需求进行选择性拓展学习。同时,开发智能题库,可设置单元练习、阶段测试等内容供学生检验学习效果。智能平台的数据技术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反思,从而形成学习-评价-反思-总结-再学习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利用智能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文化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打造沉浸式的文化场景,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让学生在学习时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基于人工智能创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够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线上的智能教学平台自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例如常用词汇、结构表达等,同时还可以与教师或同伴进行在线讨论和互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助手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在 AI技术生成虚拟场景中进行文化体验,例如穿越丝绸之路,游览古代宫廷,感受传统节日等。此外,学生还能够与 AI 模拟的人物进行对话,甚至可以通过 AI 设计的关卡游戏或猜谜游戏,层层解锁相关历史知识。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将会沉浸于中国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3. 借助智能技术,推动教学实践,助力文化传播

人工智能不仅能够赋能教学模式的创新,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促进中华文传统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主题 让学生利用AI 进行资料的搜索、分析与整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的选题、调研、设计等环节 积极创 文化实践活动,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节、参观博物馆、文化展览等,并以AI 手段对活动 上传到学生创办的有关文化保护、传承与传播的网页或者公众号中。通过这种教学与 生对传统文化从“ 理解”到“认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在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即实现了文化知识的传递,也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路径。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技术创新与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显著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拓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路径,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育会产生颠覆性革命吗? [J]. 现代外语.

2024, 47 (05): 722-731.

[2]查明建.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的人文使命与创新发展 [J]. 外语界. 2025 (03): 7-11.

[3]孔蕾. 杨鑫蕊.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文化理解与讲述[J]. 外语界. 2025 (01) :29-37

[4]杜磊.外语专业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以浙江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教学为例[J]. 外语界. 2025 (01): 8

[5]唐彬. 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44: 3

作者简介:李红菱(1974-),女,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2025 年校级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育与发展实践研究”,2025 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育与发展实践研究”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