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薛谟山
身份证:340111197110231032
引言
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有部分工程出现了道路路面出现裂缝、桥梁变形等质量方面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与安全,经济损失非常大,给社会影响也很大。因此对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质量的把关,提高其施工水平,保证道路与桥梁的质量,为城市的稳定发展,人民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1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确保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通过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与行业标准规程,减少返工风险和质量缺陷;同时,也是确保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城市的基础设施结构和安全功能的完善。其次,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目标。通过降低维修成本,节约资源,可以更好地助力城市经济与城市形象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有助于提高竣工验收的有效性,确保工程符合质量标准,保证顺利交付与竣工质量,为后期维护提供可靠支撑。最后,推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迈进,从而有效助力城市建设。因此,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深入贯彻质量管理要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和核心原则,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
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设计因素
工程设计是市政工程施工的起点,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质量。良好的设计方案应依据现场实际确定设计理念与技术路线。而在实际操作中,设计缺陷屡见不鲜,数据不准确、结构方案不合理都可能成为工程质量的潜在风险。同时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障碍,也会导致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的偏离,影响工程质量。
2.2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目前施工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是较为普遍的问题,(1)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教育。施工人员大多数是农村的农民工,没有经过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上岗作业,对施工工艺、操作规程等都不太了解。如桥梁钢筋的焊接,由于焊接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教育,缺乏必要的技术训练,焊缝质量不过关,容易造成钢筋焊接不到位,断裂等问题,影响桥梁安全。(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只求快、求进度,而忽视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施工,偷工减料、马虎了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道路的基层施工,没有按照规定的厚度和压实度施工,道路基层强度不够,容易造成路面下沉、裂缝等问题。(3)施工队伍素质不过硬。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约成本,临时拼凑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大,队伍缺乏凝聚力和责任感。管理混乱,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3 施工工艺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
在市政施工工程这一复杂精细的领域,施工工艺的规范性、科学性是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基石。每一项施工工序及工艺都承载着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共同构成了市政工程的保障体系。然而,一些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标准理解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影响了实际施工方法的正确选择。由于施工方法选择错误、流程不当或规范性不足,影响混凝土的最终强度指标。尤其施工人员未按照原定时间和规定进行混凝土浇筑,就会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预期标准,从而影响道路整体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这种问题,一方面会降低市政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缩短其寿命;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城市交通安全和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这种施工工艺的不规范性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在道路长期使用时会出现坍塌、裂缝等问题,这可能成为交通事故的诱因,加剧城市交通风险。
3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3.1 强化工程设计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设计工作中,科学的设计方案,能为后续的施工过程夯实坚实的施工基础,从而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选择设计单位时,需重点考察其资质、经验。此外,鼓励设计团队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方式提升设计方案的技术含量。例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模拟道路的实际使用场景,在设计阶段发现解决潜在的问题。且设计方案完成后,组织专家团队从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多轮评审。评审过程中重点关注方案本身的技术指标,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难度与成本效益,邀请施工单位参与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最后,在施工前,组织设计交底会议,确保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施工过程中,建立设计人员驻场制度,定期巡查现场并参与关键工序验收,帮助施工人员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1)培训学习,提高技能。组织施工人员外出学习或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参加技术交流会,参加技术比武,参加技术培训,参加技术竞赛等,使施工人员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尤其是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必须派人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培训班,学习掌握预应力张拉方法,避免出现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张拉的错误方法。(2)强化意识,突出质量。组织施工人员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开展质量大讨论,分析事故案例,举反例,以质量的重要性教育施工人员,一旦发现不按操作规程施工,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给予罚款、开除处理,以质量的奖惩制度激励施工人员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加强团结,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施工氛围。
3.3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属于安全管理重要环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因素,像高处作业有发生坠落事故的可能性,吊装作业可能会出现物体打击之类事故,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也许会引发触电事故等,要借助现场勘查以及经验总结等方法,全面识别施工过程里的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出风险因素之后要对其开展评估工作,评估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后果严重程度,按照评估结果来确定风险等级,以此为制定相应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比如针对高风险的作业活动需采取更严格安全防护措施。
结语
城市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多方面的、综合的、全程的系统工程,与每一个施工环节和参与的人员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对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总结和完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采取各项质量控制措施,以减少质量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亮.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07):133-135.
[2] 王继虎.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施工控制措施[J]. 散装水泥,2024,(03):196-198.
[3]马泽林,尹月华,贾志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运输经理世界,2024,(0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