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健康教育护理在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

马玉娟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卫生院 214107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综合防治成为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在糖尿病防治体系中,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 2024 年 5 月-2025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 例)。对照组年龄范围42-65 岁,平均( 57.34±2.16 )岁。观察组年龄范围 42-66 岁,平均(57.56±2.15 )岁。研究所选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调整治疗;控制糖分与热量摄入;指导适宜运动;确保按时用药/胰岛素;关注心理状态,提供支持。

1.2.2 观察组

健康教育:(1)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助力患者全面认识糖尿病。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内分泌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糖尿病的病因,涵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2)为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病情,饮食干预至关重要。依据患者的体重、活动量、身体状况及血糖控制目标,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3)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为其推荐适宜的运动方式。同时,叮嘱患者在运动前后务必监测血糖,以便及时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4)详细介绍各类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类药物。针对每种药物明确服用方法。(5)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密切且信任的沟通关系,在沟通中,护理人员始终保持温和、理解的态度,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给予专业的心理支持和积极地鼓励。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需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数据都按照 SPSS20.0 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运用%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验,运用 表示计量资料,t 检验, P<0.05 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观察组空腹血糖为( 7.17±1.62 ),对照组为( 8.75±2.11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3.757 , P=0.001<0.05 )。观察组餐后血糖为( 5.54±1.11 ),对照组为( 6.16±1.08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1=2.532 , P=0.013<0.05 )。观察组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 91.45±2.81 ),对照组为(88.95±2.8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1=3.951 , P=0.001<0.05 )。

3 讨论

糖尿病对患者危害极大。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系统,引发各类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受累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增加致残致死风险;肾脏受损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2]。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3]。首先,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患者通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症状、并发症等知识,明白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自身病情。其次,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体重、活动量等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患者了解降糖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后,能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进而实现血糖的稳定控制。同时,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沟通与心理支持,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认知显著提升,能更好地进行饮食、运动管理,规范用药及血糖监测。

参考文献:

[1]谢莉,谭杨艳,呙劲松,等.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评估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4):147-150.

[2]闫艳清,赵艳华.理论联合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2):195-198.

[3]刘聪聪,代美帅,马晴雯.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