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作者

卢维华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 726000

一、新高考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物理观念:要求学生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够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学生需学会构建物理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等,运用逻辑推理得出物理结论,并能对不同观点进行论证和创新思考,如对物理实验结果提出新的解释或改进方法;实验探究: 涵盖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方面。学生要能够发现物理问题,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基于证据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并与他人交流实验成果,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规范操作获取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社会责任感,如在学习能源相关知识后,能认识到合理利用能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部分教师教学目标仍侧重于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训练,忽视学生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虽能应对考试,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课堂互动性差,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实验教学常被简化为演示实验或讲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无法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教学评价片面: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思维创新等,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三、基于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例如在“楞次定律”教学中,教师展示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的现象,让学生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开展项目式学习: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如组织学生设计并制作简易电动机,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电磁感应、安培力等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入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答疑、实验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要素,如在“动能定理”教学中,知识目标是理解动能定理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推导动能定理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科学理论的严谨性,培养科学态度。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丰富教学内容,如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引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卫星发射、运行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先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性关系,再进行定量实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最后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机会,确保学生能亲自参与教材中的分组实验,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开展拓展性实验: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拓展性实验,如利用传感器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化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中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实验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提高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观察学生思维发展情况,定期与学生交流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实施自我评价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互评,如在实验教学后,让学生相互评价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等,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选取某高中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采用基于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物理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实验班教学,在“电场强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静电现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电场强度概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设计实验测量电场强度;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场线分布等抽象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实验报告、单元测试等。

结论

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加强实验教学和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持续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如玉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