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体育课堂体能练习 “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作者

赖东荣

广东省饶平县钱东镇紫云小学 515726

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担负起增强学生身体的素质、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喜好与习惯的重要任务,体能方面的练习是体育课堂当中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学生身体的素质、运动的能力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学体育在体能练习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教学所取得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教—学—评”一致性着重突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彼此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协同推进,如果把它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当中,可以切实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学的效果性与指向性。所以,深入探究“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策略具备关键的现实价值。

一、精准设计练习方案,分层实施教学目标

精确地设计练习方案是“教”的关键所在,教师需按照学生年龄、性别的不同以及体能基础方面的差异情况,拟定具有个性化的练习内容,清晰地明确教学目标,把宏大的目标切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从而让教学更具备明确的方向性。在分层落实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依照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行层次划分,为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难度有别的目标以及练习任务 [1]。针对体能相对薄弱的学生,要着重开展基础动作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实现提升;而对于体能较为出色的学生,则要提供具有拓展性、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以此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同时依照教学所给出的反馈情况,迅速对方案予以调整,从而保证教学方案具备科学性以及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跳跃》时,教师可以先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进行跳跃时呈现出的状态,凭借这一方式了解大家在体能基础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针对体能相对薄弱的那个层次,教师可以安排诸如简单的单脚跳、小距离的双脚连续跳障碍等基础性的练习项目,重点在于规范学生的跳跃动作,如提醒学生膝盖弯曲的程度、手臂摆动如何进行配合等内容,从而使得他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掌握跳跃的技巧,进而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对于体能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群体,可增大其跳跃的间距以及所设障碍的困难程度,让他们连续越过几个具备一定高度的纸盒。针对体能较为出色的学生群体,需布置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在助跑之后越过由横放的跳绳构成的“小河”,还可尝试进行立定跳远以达到更远的距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密切留意各个层次学生的表现情况,依据真实情况灵活地对教学方案予以调整,以此确保每一位同学均可以在契合自己难度的练习当中取得进步。

二、强化主体参与意识,掌握科学练习方法

“学”的关键之处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应当打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踊跃投身到体能训练之中,进而唤起他们内心的动力。借助创设充满趣味的教学场景、举办竞赛活动等手段,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略运动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样极为重要,教师要详尽地阐释运动的原理、动作的要点以及训练的窍门,并且进行示范展示[2]。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练习活动,对错误动作予以即时纠正,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整的能力,让他们在练习期间可以依照自己具体情况,合理地规划运动的强度与时间,进而提升练习的整体效果。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动态反馈学习效果

搭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评”这个环节中的关键要点,评价的主体应当实现多元化,其中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做到全方位、不带主观偏见地考量,着重留意学生在体能与技能方面的提升情况以及学习态度上所发生的转变。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可以让自己的认知以及反思能力得到增强。而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则可以推动他们彼此间的交流与学习。评价的内容涉及众多方面,如体能、技能、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等都包含在内,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把学生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并且给予他们鼓励与引导;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3]。凭借动态反馈这一方式,教师对教学策略予以调整,学生把努力的方向加以明确,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比如在教学《基本体操》时,教师可以在课上安排“体操小达人”的自我评价环节,促使学生借助贴纸记录自己完成动作的标准情况,进而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在进行相互评价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彼此观察,用“我发现你手臂伸得很直”等确切的表述给予肯定以及提出建议,而教师则凭借观察并做记录,既对动作的质量予以点评,还对坚持开展练习的态度进行表扬。

结语

小学体育课堂体能练习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体能进步的有效方法,多元的评价体系、精准的教学设计以及积极的主体参与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一起构建起一个完备的教学系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持续探究和完善这些策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形灵活地调节教学手段与评价形式,以保证教学目标可以顺利实现。借由“教—学—评”的一致性推进,促使小学体育课堂之中的体能练习变得更为科学且高效,为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夯实稳固的根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这一事业朝着全新的高度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双林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体育教学实践 [J]. 初中生世界 ,2023(32):61-63.

[2] 戴建平 . 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3(17):4-6.

[3] 雷浩.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探讨[J]. 课程. 教材 . 教法,2023,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