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趣味性方法探索
刘颖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小学
识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其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能力的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读字音、分析字形、组词语”的模式开展教学,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比较单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很难对识字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阶段特征,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趣味性的方式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更能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为学生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游戏化教学策略:在趣味互动中强化识字记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机械重复的识字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且记忆效果不佳。而游戏化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一些具有丰富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识字学习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去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如识字闯关、汉字接龙、字形拼图等,还可以将字音、字形和字义融入到游戏的环节中,让学生在游戏竞争与合作中增强对汉字的记忆。同时,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识字的学习中,主动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以“汉字猜猜乐”为主题的游戏。课堂上教师为学生们准备好了与“口、耳、目、手、足”相对应的图片卡片和汉字卡片,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带领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展开学习。教师首先展示出一张图片,让每组的学生快速在汉字卡片中找到与这个图片相对应的字,每组同学举手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模仿,比如教师说出汉字“耳”时,学生就需要用手指指向自己的耳朵。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还能促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字义与身体部位的关联,其识字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二、情境化教学策略:在生动体验中深化字义理解
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比较单一,且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共鸣。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而情境化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形象、场景很好的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去理解汉字的释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不断深化对字义的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中的“也、地、他”
三个字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以“帮汉字找朋友”为主题的情境。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小公鸡和小鸭子在草地上玩耍的动画场景,并指着画面对学生说:“小鸭子说‘我也想和小公鸡玩’,这里的‘也’表示同样的意思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草地,并对学生讲述带土字旁的‘地’和土地有关。接着教师就指向画面中的小公鸡对学生们说:“他跑得真快!这个‘他’用来指代小动物或人。”再讲出来这三个字的含义之后,教师就组织学生们去课文的插图中找出包含这三个字的句子,从而深化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三、汉字溯源策略:在文化探究中感受字形魅力
汉字中的造字方法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适当的去引入一些有关汉字的造字原理,如象形、会意、形声等,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汉字的魅力,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利用汉字溯源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去了解汉字从图画到文字的演变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记忆字形、理解字义,还能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休”字时,教师就采用了汉字溯源的方法开展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休”字的甲骨文图片,图片中呈现出一个人靠在树木旁休息的样子。然后教师就给学生讲述这个字的来源“古时候,人们在田间劳作累了,就会走到大树下靠着树干休息,于是就创造了‘休’这个字,左边是‘人’,右边是‘木’(代表树木),合起来就是人在树下休息的意思。”接着,就引导学生对“休”字进行组词,像“休息、休假、午休”。之后,教师又为学生展示了一些有关“休”字的金文、小篆、楷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学生从中去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的去记忆“休”字的字形和字义,还能让学生对汉字的造字智慧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文化探究中感受字形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语文学习兴趣及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将趣味性的方法策略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识字教学的枯燥性,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识字学习中,真正的爱上汉字,同时也可以为他们的语文学习之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广明. 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5(04):143-145.
[2] 张丽丽 .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 智力 ,2025(1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