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不娇纵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蒋灿菊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摘要:孩童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多动症儿童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协助儿童不断缓解并克服多动症障碍问题。“正面管教”这种积极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对于此的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正面管教;多动儿童;帮助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正面管教”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教育方式,它倡导采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起平等又尊重的关系,以鼓励为主要教育手段的方式,使用以家庭会议、特别的时光等为代表的多种工具,培养孩子负责任、自律、合作、解决问题等品质和能力,帮助孩子成为内心有力量,有社会情怀,对社会有贡献的未来公民。
而近年来,“多动症”是让教师越来越熟悉的一个词,它是儿童由于头部前额叶发育不良或脑损伤和遗传因素等产生的一种行为异常的疾病,具体表现为行为多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并伴有认知障碍、学习困难、情绪和社交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
基于以上的理论背景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我在日常工作中开始探索如何通过正面管教工具帮助多动儿童,让他们也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其社会融入。
一、真诚尊重,建立师生积极情感
1.了解,接纳不足
班上的小A就是一名多动症儿童,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课,学习吃力,也不太会与同伴相处,不能够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为此儿童时常感到很孤独。针对儿童这一现状,教师对儿童多动症病因、症状、照料方式进行了学习和理解。只有比较全面地认识儿童多动症,才能理解并接纳儿童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就理解有的儿童学习不专心,并不是自己不想学习,而是由于体内分泌的激素偏高,他(她)状态太过兴奋,所以无法安静下来,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儿童学习成绩上不去,可能是儿童的多动症病状中存在共患病—认知障碍,这种障碍可能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理解和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等。而小A则是有语言障碍。
2.亲近,联结情感
针对小A的这种情况,我将他的座位安排在离讲台最近的那一个,我告诉他:“教师最喜欢你,所以要离你最近。”一来能时时关注小A,二来也能增强儿童的自我约束力,尽快融入到有规则的小学生活中。课前,我常与小A沟通,提醒他认真听讲。对全班同学发出的指令,小A很难接收,一般需要单独给其指令或让其重复一遍,帮助儿童理解。课后为他安排一些简单能完成却也具有特殊责任的事情,如帮教师拿取物品等,增强他被人认可的感觉。
3、鼓励,增强自信
小A虽然语言表达不太流畅,但是他非常热心,常常会很大方地借出自己的东西。因为他的这个闪光点,我常常在班级中表扬其优秀表现。在教师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之下,小A获得被欣赏的喜悦,也能听取教师的建议,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当然,多动症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和注意力相对较差,教师要降低对多动症儿童的要求,且要尽可能为儿童创造展示的机会,发掘他的潜能,放大他的闪光点,让儿童在不断的肯定声中,心灵的力量得以唤醒,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二、和善不纵,拥有生生和谐关系
小A除了注意力缺陷之外,与同伴相处时还会带有攻击行为,不仅对其他同学造成不良影响,也使得小A自己面临同伴融入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为此他时常感到很孤独。
针对这一现状,我组织学生开展“关爱他人 快乐自己”的主题班会课,课前先支开了小A,课上引导学生理解“关爱”的含义,并回顾自己曾经获得他人关爱或主动关爱他人的往事,交流自己当时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深刻认识到:在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每个人成长的步调也是不大一样的,同时引导其他学生了解到小A的不同,所以他更需要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以此,增进班级学生对于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理解,并让他们认识到在关爱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我深知,同伴支持能让小A感受人际关系的美好,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给小A安排的四人小组成员尽可能是有爱心、习惯好、有耐心、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这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能能包容小A的某些各种不良行为,在学习和习惯上给予小A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三、密切关注,家校共助健康成长
1.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
在理解和尊重的几乎上,家校进行相互信任的对话与共事。在合作方式上,教师可通过家访、电话、网络等形式积极进行家校互动,关注多动症儿童家庭的亲子状态,必要时及时进行疏导。结合儿童在校的行为,适时向家长进行善意提醒,不给家长造成心理压力,携手家长一起关注儿童行为,耐心配合沟通。
2.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家长推送多动症家庭教育的优质信息,内容包括多动症的基本认识和养育技能,以及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技能。运动和游戏是多动症辅助治疗的一种方法,大量的运动有助于儿童消耗掉多余的精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行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消耗其体力,从而抑制孩子的多动和攻击行为。
3.使用正面的管理策略
行为管理策略对矫正多动障碍儿童的攻击行为很有帮助,家长可建立家庭教育“代币制”,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举手、喊报告、与同伴友好相处)进行强化。 例如,帮孩子制定自我强化方案,孩子每说一次礼貌用语或每次独立完成一件事,就为他贴上一个赞扬贴纸。当贴纸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换取一定的奖励,如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去游乐园玩。
正面管教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德雷克斯说过:“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多动症儿童的教育过程复杂,任务艰巨,只有多人、多方、全过程的联动,做到既不惩罚也不娇纵,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氛围,才能让多动儿童真正融入班级、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林洁菁.正面管教的方法[J].广西教育,2021(20) :71.
[2]洪淑好.“动”起来,让多动症儿童融进来[J].亚太教育,2022(22):30-33.
[3]黄子容.正面管教,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4) :61-62.
[4]孙颖,朱振云.遇见特殊需要学生每位教师都应知道的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21:12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