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学习
杨琳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疆 阿勒泰地区 8365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日益受到教育界重视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强调学科间的相互关联与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积极探索和实践“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学习策略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更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跨学科学习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核心目标,通过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未来愿景紧密相连,并依托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一学习模式高度重视情境的构建有效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的单一格局,使学生在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学习技能,还能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此外,跨学科学习还通过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和实践体验,借助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的丰富学习项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显著提升跨学科学习的实际效果与应用价值[1]。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学习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为学生精心打造一个既生动形象又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借助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以更加自主、灵活的方式深入探索体育与健康领域的丰富知识,同时有效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更为全面、深入且系统的知识与发展 [2]。例如,在进行《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整合高质量的武术教学视频和图文资料,构建一个在线学习平台,在该平台上,教师可以上传武术的基本动作视频,并通过动画演示和慢动作回放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武术动作的结构和发力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物学原理,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模拟人体在武术动作中的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来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武术动作对身体的益处;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一款武术体验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武术角色,通过模拟实战来体验武术的攻防技巧和战术策略;在游戏过程中,系统还可以实时反馈学生的动作数据,如出拳力度、速度等,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武术动作。
(二)强化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在“新课标”强调实践与应用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课程内容精心策划并组织一系列既紧密贴合体育与健康主题,又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从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例如,在进行《足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技巧训练,如传球、射门、控球等,并结合数学中的角度和速度计算让学生在训练中计算并优化传球角度和射门力度,从而提升技巧的精准度;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设计足球场地上的战术布局,比如通过调整场地表面的粗糙度来影响球的滚动轨迹,进而优化球队的进攻和防守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在户外足球场上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比赛,如雨天、晴天、顺风、逆风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因素对足球比赛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并通过讨论和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加深对足球技能与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结语
总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学习不仅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这一时代趋势,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跨学科学习的巨大潜力与独特价值,并通过精心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主题与任务来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深度思考中不断成长,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 陈蔚.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的多维特征,设计逻辑与实践指引 [J]. 体育学刊 . 2022,29(6):10-16.
[2] 董鹏 , 于素梅 .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 : 内涵厘定 , 设计程序与推进策略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4,39(1):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