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杨静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校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发展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学生还可以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深化思维,培养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为其终身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阅读,它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还能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上,教师不仅应教授阅读技巧,还应以引导者身份,让学生洞察语言的本质、句子的构造和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明白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文化的承载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已从简单的识字朗读转变为着重于学生能力,尤其是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堂,根据实际需求和学生成长,调整教学内容,打造多元化学习体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在小学阶段,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语句结构和语言深意理解有限,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关键。持续的阅读实践是学生掌握高效阅读方法、提升理解能力的途径。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高效的阅读教学,学生能积累词汇、理解语法、感受多样表达,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库,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将在阅读中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佳成绩。
2 新形势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 营造沉浸的阅读环境
在营造深度的阅读氛围中,学生能全情投入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并吸收知识。教师能够通过打造温馨宜人的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理想的阅读场所。阅读空间的设计应细致入微,比如选用舒适的坐椅、营造柔和的照明、播放适宜的背景音乐以及设置有序的书架,使学生能排除外界干扰,专心沉浸在书籍的海洋。教师能在阅读空间内依据学生的兴趣,巧妙地配置书籍类型和数量。在书架上摆放绘本、故事集、科普资料、名著等多样化的图书,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增强他们的阅读主动性。除了物理环境的布置,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素材。将传统的纸质书籍与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相结合,丰富学生的阅读选择,增强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借助多媒体资源,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乐趣,还能体验到更生动、丰富的阅读体验。比如,在课堂上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学生能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更直观地把握文本,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认知和感悟。
2.2 积极开展分层次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差异显著,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需针对个体差异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课内外阅读质量提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兴趣点和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实施分层课外阅读指导,以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加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实施分层次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层次区分,根据他们的语文水平、阅读技能和兴趣进行分类,随后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分析,第一层学生语文基础扎实,识字量大,能流畅阅读并概括文章主旨;第二层学生阅读兴趣浓厚,主动积极,阅读习惯良好;第三层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语文基础方面存在不足,阅读动力不足,常遭遇阅读难题。
2.3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这些阅读技巧,教师应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增强阅读技能。学生需积累丰富的词汇知识,教师应激励学生通过学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熟记词汇的发音、含义及运用。特别是在遇到生僻字词时,教师应运用词根词缀、构词规则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水平。不过,词汇的掌握只是基础,真正能提高阅读理解力的是学生对句子结构和文本背景的深刻理解。学生在阅读中常会遇到复杂句式和陌生词汇,若缺乏足够的理解技巧,可能会遗漏文章的关键信息。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断词义。通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猜测、推理习惯,学生能在遇到不解的词汇或句子时,依据上下文提示进行合理推测。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教师应教授学生快速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它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扫读和略读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快速浏览文本,捕捉关键信息,避免陷入细节的纠缠。扫读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而略读则能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设计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除了快速阅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升阅读技巧。在课堂之外,学生应接触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故事书、诗歌等,以此拓宽阅读视野。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学会提取文章的核心理念,与他人进行讨论,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4 采用读写结合模式
在阅读的基础上布置写作任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表达,不要过分拘泥于文章的形式和结构,引导学生敢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以《匆匆》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带领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情感、语言特点等,理解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写出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受和思考。
结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学子。
参考文献
[1] 陈晓琦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2024(10):58-60.
[2] 杨李枝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J]. 甘肃教育研究,2024(1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