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提升路径研究
任焕焕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大尚屯中学 065900
前言
初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参差不齐。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能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运动潜力。这不仅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助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2]。因此,探究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为当前体育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对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引进极限飞盘、攀岩模拟训练等新颖、有趣、有挑战性的运动形式,突破传统体育项目的限制,带给学生全新的运动体验,满足他们追求新奇和刺激的心理需要。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很重要,运用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把体育技能训练与趣味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运动技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能忽略情景教学法,通过创造真实的运动情景,比如模拟奥运比赛场面,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于真实的竞赛情境中的感觉,从而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班级内进行篮球、足球比赛等体育竞赛,使同学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体会失败的痛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此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或者更高级的体育活动,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当他们在竞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时,他们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而这些成就感又会反过来成为他们继续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提高他们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二、优化教学环境与条件
在初中阶段,要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要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在硬件设施上,学校应该增加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投入,保证有充足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优质运动场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活动场所,学校要对各种体育器材进行适时的更新和补充,以适应各种体育项目的需要,使学生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和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很好的班级凝聚力,通过开展班级体育竞赛和体育主题班会,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竞赛精神,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积极向上的班级体育氛围,学校要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平台,对体育知识、体育精神和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进行宣传,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摄影展等,使同学们在浓厚的体育文化气氛中被感染和影响,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和参与的激情,只有对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持续的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在一个舒适、积极的环境中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和成长[3]。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需要,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受遗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有明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抛弃“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实行分级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级别的学生分别制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应加强基础技术的传授和巩固,减轻其学习难度,逐步培养其自信心,针对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设置了更有挑战性的课题,以激励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力争优秀,在实施分级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针对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老师可以采取个别交流,鼓励和指导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尽快地进入到学校的学习中去,对于外向和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同学,则应多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老师也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现实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如对球类运动有兴趣者,可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增加,针对喜爱舞蹈和健身操的同学,设置了相应的体育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反馈,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善意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加到体育教育之中,使自己的体育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语
在本次关于提升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主动参与的研究里,我们深入剖析了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方面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与措施。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充分认识到激发兴趣、提升教师素养、优化教学环境以及关注个体差异对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的重要性。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不足。未来,我们期望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化研究内容,探索更多创新方法,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助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解植超. 通过运动项目多样化提升初中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度[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5.
[2] 叶素君. 性别差异对初中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C]// 第三届智慧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6.
[3] 边景龙 , 曹李勇 , 谢士玺 . 体育参与对初中生抗逆力的影响研究——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J]. 四川体育科学 ,2023,42(5):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