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让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计算课赋能

作者

刘思玲

紫金县水墩中心小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小学数学的计算课,是培养学生数感以及逻辑思维的根基环节,信息技术凭借其直观交互,适应性强等优势,为创新计算课教学提供了新可能。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时,教师可以采用数字化的计算课教学方式,使得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能够拥有较为新颖的教学过程。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在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教学价值,因此,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价值做出一定的分析后,从三方面出发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计算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网络工具使用在教学中,以及利用互动课件进行计算题抢答活动,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得学生的综合认知得以深度发展[1]。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实现充分有效地使用,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2]。可以重视公式记忆训练,丰富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制作简单的 PPT、教学课件等,此外,还可以利用具备追踪学生学习轨迹及相关学科学习情况等数据分析方面的数字化设备,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修补漏洞。

二、信息技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合理选取教学素材,设计可结合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恰当地取用数学问题,就是教师利用数字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的主要路径。在基本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贴近生活的习题,进行计算教学,挖掘出与计算有关的生活原型,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知识点,通过实际的计算过程来让学生以生活问题的角度来解答计算问题。

以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5 以内数加与减》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去超市买水果的数学学习背景:设计虚拟交互课件展示商品标签苹果 3 元 / 斤,在此课件中设置多个选项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以使用虚拟货币进行购买;学生需要将购买过程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进行有效展示,并由此完成数学计算的基本学习。教师可以增加一定难度,让学生突破难点“加减的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设计生活化的计算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点,还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自觉根据多媒体设备呈现的习题,来形成有效的计算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素材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学习,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信息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情境

建构信息教学模式是通用资源无法适配、实现精准教学的最优路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定制化资源建设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高度耦合。围绕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教学中,目前计算资源普遍存在着“重计算轻思维”的现象,对计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背诵口诀上,只是对九九乘法表有相应的重复学习,教师难以通过这种信息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过程。

以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记录我的一天》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构建信息教学模式,信息教学模式的建设需要对学生的基本学情有足够的认识,以及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来完成教学。学生在“记录我的一天”时需要用到时间单位,所以时、分、秒中的基础判断需要两类资源进行补充,用 Flash 动画模拟钟表转动与时间设置之间的科学道理,直观展示时针、分针以及秒针的数学逻辑;开发钟表程序,学生输入一个时间就可以看到判定过程,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得出结论。这样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钟表时间的理解有更清晰的认识,以及为了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局限,教师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时间知识在教学中做出拓展,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

(三)有效进行资源整合,拓展计算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在各种学科的使用上也不断进行加速融合,而在小学数学计算课程的教学上,教师可以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并且运用数字化设备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以及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对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拓展学习内容,以此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

以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 以内数加与减(一)》的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多多指导学生根据网络中可搜集到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学习,并且大范围的帮助学生来对数字进行计算演示,通过这种基本的方式来让学生形成基础的计算能力。而后续教师应该多使用数字化设备,在互联网中搜寻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竞赛网”下载相应的专题训练内容,从中选择适合学生训练自身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将其整理下来制作成教学课件,方便在课堂中使用,以这样方式帮助学生锻炼计算能力,提升数学思维,真正提高其计算能力。并且学习资源的合理拓展与应用,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计算知识的使用价值有更多形式的认识,然后基于这样的形式帮助自身形成良好的计算练习过程,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在新时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进行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替代,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过程。为了形成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对小学计算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师以此通过策略构建与案例分析,证实数字技术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突破认知难点、发展数学思维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梅玲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 [J]. 家长 ,2025(17):55-57.

[2] 唐俊杰 . 小学信息科技教育中计算思维培养的创新实践 [J]. 教师博览 ,2025(1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