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立德树人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许春佩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三小学

引言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农村过渡地带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家庭教育理念参差不齐,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富宁县第三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其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工作具有典型代表性,探究通过调查分析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现状,探索富宁县第三小学在教学策略与环境策略方面创新实践,期望能够为城乡结合部学校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一、调查分析,问题凸显: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现状研究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现状呈现出复杂多元特点,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日常行为规范意识不强,校园礼仪表现参差不齐,环保卫生习惯尚需改善,网络行为素养亟待提高。通过富宁县第三小学学生观察发现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松散,随意讲话、走动现象时有发生,校园公共场所行走嬉戏打闹未能主动避让师长。校园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随手丢弃垃圾未能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课间活动组织混乱游戏规则意识缺失;网络使用行为不当沉迷网络游戏,语言表达低俗化趋势明显。这些问题反映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面临困境,亟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善。

产生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几点:家庭教育方面,城乡结合部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教育观念滞后,重智轻德现象突出,且因工作繁忙陪伴时间不足,对子女文明行为习惯监督引导缺位。学校教育方面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规划与持续性跟进,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课程融入不够深入,社会环境方面城乡结合部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文明设施不完善,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面临诸多障碍,必须通过学校教学策略创新与环境策略优化双管齐下,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二、课内融入,课外延伸:富宁县第三小学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教学策略

富宁县第三小学针对城乡结合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特点,创新构建课内融入教学模式,将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语文学科通过古诗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礼仪规范,开展文明用语我践行主题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文明语言表达习惯,数学学科设计情境化问题将排队礼让、公平竞争等文明行为融入教学案例。道德与法治学科开设专题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文明小标兵评选,设立行为积分卡记录学生日常文明表现。学校还建立文明行为导航课程体系,每周安排固定时段进行文明行为专题教育,包括礼仪礼节、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内容,确保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系统化、常态化。

课外延伸策略作为课内教育有效补充,富宁县第三小学通过丰富多彩活动,将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延伸至课堂外,学校定期举办文明礼仪展示周活动,各班级围绕不同主题,通过情景剧表演、才艺展示等形式展现文明行为风采,组织文明志愿服务队,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维护、图书馆管理等公益服务培养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开展文明小达人评选活动设立日常行为、公共礼仪等评价维度,激励学生自主践行文明行为,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媒介定期推出文明之星事迹报道,营造见贤思齐氛围,组织文明实践行社会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实地体验文明行为规范。通过课内融入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教学策略,富宁县第三小学有效提升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实效性,学生文明素养明显提高。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家校协同,社区联动:富宁县第三小学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环境策略

富宁县第三小学深刻认识到环境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重要性,积极探索家校协同策略构建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学校建立文明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方法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组织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树立典型示范激励家长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开发亲子文明实践手册,设计家庭文明任务清单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践行文明行为,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及时分享学生文明行为表现,促进家校信息互通。定期举办文明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感与责任感,组织文明家庭故事会,请优秀家庭分享文明习惯培养经验促进家长间交流互鉴。通过多种形式家校协同学校有效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形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合力。

社区联动策略作为环境策略重要组成部分,富宁县第三小学积极拓展社区育人空间,学校与周边社区建立文明共建联盟,共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宣传等活动,联合社区设立文明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养公民责任意识。邀请社区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文明榜样宣讲活动用身边事迹感染学生,与社区文化站合作开展文明艺术节,通过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现文明风采,组织文明社区行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社区文明建设成果增强认同感,建立社区文明监督岗,鼓励学生担任文明监督员参与社区文明建设。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联合辖区派出所、医院等单位,开展安全教育、健康知识讲座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结论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重要途径,探究通过富宁县第三小学实践探索发现,针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现状,采取课内融入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教学策略,家校协同与社区联动相融合环境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质量。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健全评价机制强化家校社区协同育人体系,共同促进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景萍 , 陈武津 . 大思政视域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德育价值实践探究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22,23(12):1-3.

[2] 殷莉 , 殷伟 , 汪琦 . 立德树人——用理解和爱修筑教育——浅析地域限定下的城乡结合部班主任如何实行德育教育[J]. 数码设计 .CGWORLD, 2020,009(007):P.242-243.

[3] 刘思私 . 对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实践的研究 [D]. 重庆师范大学[2025-07-31].DOI:CNKI:CDMD:2.1018.136875.

本文系富宁县第三小学两项州县级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立项文号: 富教体〔20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