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

赵国庆

210921199411032359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愈发普遍。地基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其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深入研究了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桩基础法等,并探讨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技术;施工质量

一、引言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大、荷载重,对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若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建筑物沉降、倾斜甚至倒塌等严重后果,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与质量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2.1 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巨大,地基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才能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过量沉降和失稳现象。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增强其承载能力,满足高层建筑的荷载要求。

2.2 控制沉降变形

不均匀沉降是高层建筑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门窗变形等,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有效的地基处理能够使地基的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建筑物的沉降均匀,减少因沉降变形带来的危害。

2.3 增强抗震性能

在地震频发地区,地基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良好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增强地基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三、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

3.1 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砂石、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该方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换填垫层,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3.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产生的强大冲击能,对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使地基土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法施工速度快、效果显著,但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振动影响,在施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 桩基础法

桩基础是通过桩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部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上。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均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根据桩的受力特点,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根据桩的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施工速度快、质量较易控制,但对施工场地和设备要求较高;灌注桩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设计和施工,适应性强,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

3.4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或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 120kPa 的黏性土等地基。该方法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四、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4.1.1 地质勘察

在施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一次详尽的地质勘察是至关重要的。这项工作涉及对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地层的分布情况、地下水位的准确位置以及土壤的承载能力等。这些信息对于设计一个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为方案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地质勘察报告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内容详尽,以确保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避免由于勘察过程中的任何失误而造成地基处理方案的不合理性,从而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1.2 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基于地质勘察的结果以及建筑物的具体设计要求。在这一阶段,需要选择恰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并据此制定出一个科学且合理的施工方案。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应当涵盖施工工艺的详细步骤、施工流程的合理安排、质量控制的具体标准以及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这些内容的制定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顺畅进行,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障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4.1.3 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地基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例如砂石、水泥、钢材等,必须执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必须达到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地基处理工作的质量。对于任何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都应予以坚决拒绝使用,从而从源头上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结构安全风险。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2.1 施工工艺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参数的控制,如强夯法中的夯击能、夯击次数、夯点间距等,桩基础法中的桩长、桩径、垂直度等,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

4.2.2 施工质量监测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地基处理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如地基沉降监测、桩身完整性检测等。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2.3 人员管理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质量问题。

4.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4.3.1 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验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平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只有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基础施工。

4.3.2 沉降观测

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结论

地基处理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通过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桩基础法、深层搅拌法等,并严格实施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控制地基沉降变形,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以适应高层建筑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少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1):131-133.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21044.

[2]刘万振,王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04):139-141.DOI:10.16673/j.cnki.jcfzdx.2023.0034.

[3]张雅杰.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