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械加工精度提升的先进技术方法与实现路径

作者

孔祥水

湖南星途航空航天器制造有限公司 412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机械加工精度提升的相关内容,详细阐述了先进技术方法及其实现路径。分析了精密测量技术对加工精度把控的关键作用,介绍了先进制造工艺如何从源头上提升精度,探讨了智能控制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的优化与保障功能。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机械加工行业提供有效的精度提升策略,助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机械加工领域向更高精度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精密测量;先进制造工艺;智能控制

0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智能化、柔性化的精益制造理念在制造业中逐步推广应用。在机械加工领域,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与使用寿命。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机械零部件的精度要求日益严苛。无论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度发动机零件,还是电子工业中的微型精密元件,都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来确保其正常运行与功能实现。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在面对这些高精度需求时逐渐显现出局限性。因此,探索机械加工精度提升的先进技术方法与实现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精密测量技术保障加工精度

1.1高精度测量仪器应用

高精度测量仪器是保障机械加工精度的重要工具。例如激光干涉仪,它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和稳定性,能够精确测量机床的位移、角度等参数,其测量精度可达到纳米级别。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激光干涉仪对机床工作台的移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微小的位移偏差,确保加工尺寸的准确性。还有三坐标测量仪,它能够对复杂形状的工件进行全方位的测量,通过探测头接触或非接触式地获取工件表面的坐标信息,从而精确评估工件的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等。这些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应用,为机械加工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反馈,使得加工人员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加工工艺参数,有效保障了加工精度。

1.2在线测量与实时反馈

在线测量技术实现了加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与反馈。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会随着加工工序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在线测量系统能够在不停止加工的情况下,对工件进行连续测量。例如,在数控车床上安装的在线测量装置,可以在车削过程中对工件的直径、长度等尺寸进行动态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这些数据与预设的加工精度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立即调整刀具的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或者修正刀具的运动轨迹,从而保证加工过程始终处于精度可控的状态。这种在线测量与实时反馈机制,大大减少了因加工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导致的精度下降,提高了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先进制造工艺提升加工源头精度

2.1精密加工工艺原理

精密加工工艺基于对材料去除机理的深入研究,旨在以最小的加工误差实现高精度的加工表面。例如超精密切削工艺,它采用锋利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在极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下对工件进行切削。这种工艺能够有效减少切削力和切削热对工件的影响,从而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在超精密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被精确控制,通过优化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形状,可以实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加工精度。又如精密磨削工艺,它利用砂轮表面的磨粒对工件进行微量磨削,通过精确控制砂轮的转速、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能够获得极高的表面平整度和尺寸精度,并且可以对难加工材料进行有效加工,满足高精度零部件的制造需求。

2.2特种加工工艺创新

特种加工工艺为机械加工精度的提升带来了新的突破。电火花加工工艺利用脉冲放电产生的高温蚀除工件材料,在加工高硬度、高强度等难切削材料时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精确控制放电能量、脉冲频率和放电间隙等参数,可以实现微小孔、窄槽等复杂形状的高精度加工。例如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冷却孔加工中,电火花加工能够在不损伤叶片基体材料的情况下,加工出直径极小且精度极高的冷却孔,满足叶片的散热需求。激光加工工艺则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具有非接触、热影响区小等特点。在微加工领域,激光加工可以实现微米级甚至更小尺寸的切割、打孔、雕刻等加工操作,并且加工精度高、速度快,为微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高精度零部件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智能控制技术优化加工过程精度

3.1数控系统的智能升级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加工技术是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产品设计的复杂化,传统的加工方法往往无法高效、精确地满足制造需求。数控系统的智能升级为机械加工精度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智能数控系统具备自适应控制功能,它能够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实时工况自动调整加工参数。例如,在加工过程中,当检测到刀具磨损导致切削力增大时,数控系统会自动降低切削速度或进给量,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智能数控系统还具有误差补偿功能,它可以对机床的几何误差、热误差等进行实时补偿。通过在数控系统中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机床的温度、位移等参数,将补偿值实时添加到刀具的运动指令中,从而有效减少机床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此外,智能数控系统还支持多轴联动加工的优化控制,能够实现复杂形状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3.2加工过程的智能监控

加工过程的智能监控是保障机械加工精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机床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如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机床振动等物理量进行实时监测。当这些物理量超出正常范围时,智能监控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当切削力过大时,可能是刀具磨损严重或切削参数不合理,监控系统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更换刀具或调整切削参数。同时,智能监控系统还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工件质量进行在线检测,如利用图像传感器对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工件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加工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了因加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导致的精度下降,确保加工过程始终处于精度可控的状态。

3.3智能算法在精度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算法在机械加工精度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建立加工精度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加工精度,并对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模糊控制算法则可以处理加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根据专家经验和模糊规则对加工参数进行实时调整。

4总结

机械加工精度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密测量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协同作用。精密测量技术为加工精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依据和实时反馈,先进制造工艺从源头上确保了加工的高精度,智能控制技术则在加工过程中对精度进行优化和保障。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方法与实现路径,机械加工行业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精度产品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任鹏宇.提升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生产精度的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8):146-147.

[2]于雪芹.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精度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23):75+77.

[3]严江.提升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生产精度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