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祁顺

642226198506060417 宁夏 银川市 750001

摘要:在土木工程管理领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提升结构性能和保障工程安全性的核心环节。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管理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研究了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控制、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及施工过程检测与验收控制的关键措施,提出了利用系统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旨在提高工程结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施工成本,并全面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耐久性

0 引言:

随着现代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度逐步上升。有效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在施工阶段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缺陷,确保工程在设计寿命期内保持稳定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与技术、施工检测与验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工程管理者和施工单位提供系统的质量控制思路和技术路径,全面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最终交付的重要保障[1]。在土木工程项目中,施工过程涉及大量复杂的技术环节和工序转换,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匹配度、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其对施工方案的执行力,均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最终质量。通过有效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各项施工活动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执行,避免因施工偏差、工艺瑕疵或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工程结构性能下降、耐久性不足或安全隐患增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还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功能实现程度,优质的工程实体不仅能在设计寿命期内保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稳定,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功能的核心环节。土木工程项目涉及复杂的力学体系、地基基础条件和环境荷载作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结构受力状态异常、局部构件损坏或整体失稳,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结构垮塌或功能失效。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够在施工阶段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率、混凝土的浇筑密实度、焊接质量、预应力张拉效果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有效监测和调整,确保结构受力体系完整、构件连接可靠以及整体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此外,通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地质条件变化、环境荷载增加或施工工艺调整引发的结构受力状态异常,确保工程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够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施工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推动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同时,通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促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与优化,从而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土木工程管理中具有基础性、核心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2 土木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控制

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控制包括材料进场检验、材料存储与防护、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以及材料与设备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与管理[2]。施工材料控制贯穿于材料选型、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和使用的全过程。在材料选型阶段,应结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抗腐蚀性、环境适应性及经济性,严格筛选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优质材料。对于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外加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关键材料,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测试报告,确保材料来源可追溯且性能稳定。材料采购阶段应建立健全材料供应链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合同条款,明确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批次、交货时间及违约责任,避免因材料采购不合规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材料进场后,应严格按照《建筑材料试验方法》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复检,特别是对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坍落度及收缩率,砂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及坚固性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进场材料与设计要求一致。设备选型与配置阶段,应根据施工工艺要求、现场条件及作业强度,合理选配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施工需求相匹配。对于混凝土搅拌站、塔式起重机、汽车泵、打桩机、焊接设备等大型机械设备,应优先选用性能稳定、操作便捷、节能环保且具备国家认证资质的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建立设备运行监控和巡检制度,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荷水平及操作安全性,防止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对于关键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车等),应安排专职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和性能测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严禁带病作业。设备维护保养阶段,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和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润滑、清洗、紧固和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控制还包括全过程质量追溯和数据管理。通过建立材料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材料批次、来源、检验、领用、退场及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维护、报废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动态监控,确保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使用合规性、可追溯性和一致性,从而为工程实体质量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有力保障。有效的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控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因材料与设备问题导致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2.2 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

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是保障工程实体质量、提升工程结构性能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的核心环节,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涉及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优化、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施工过程参数的动态监测与调整、特殊工艺的实施与验收、技术交底与现场管理等多个环节,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包括施工方法选择、施工工序安排、工艺流程设计、施工参数控制、设备配置、材料消耗定额及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施工方案优化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动态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参数和工序安排,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环境、材料特性和结构受力状态的匹配性。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是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型和施工环境,应优先采用成熟、稳定且技术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拆除、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等工艺技术标准,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模板刚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且无离析、养护时间和温湿度满足规范规定。在预应力结构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和张拉顺序,采用张拉监测系统实时监控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结构变形,确保结构的预应力损失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在深基坑施工中,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采用排桩、放坡、土钉墙、锚杆支护等复合支护技术,实时监测基坑变形、土压力及地下水位,确保基坑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施工过程参数的动态监测与调整是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及入模温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和施工适应性。在模板安装与拆除过程中,应使用激光测距仪和全站仪对模板位置、垂直度和标高进行动态检测,确保模板安装精度和结构尺寸的准确性[4]。对于特殊工艺的实施与验收,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在地下防水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防水层的厚度、搭接宽度和粘结强度,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防水层的完整性进行验收,确保防水层无渗漏和空鼓。在结构焊接施工中,应采用超声波探伤、射线检测和磁粉探伤等无损检测技术对焊缝的熔合度和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确保焊缝连接的强度和延性满足设计要求。此外,施工技术交底与现场管理是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的保障措施。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和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说明施工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参数、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施工日志和工艺控制记录制度,动态记录施工工艺参数和现场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工艺中的偏差和缺陷,确保施工工艺与技术标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施工工艺与技术控制,能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全面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2.3 施工过程检测与验收控制

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施工过程检测与验收控制是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和结构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涵盖施工材料与成品检测、工序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5]。施工材料与成品检测是基础环节,在成品检测中,应对钢筋加工件、混凝土构件及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表面缺陷和内部完整性进行严格检验。在钢筋绑扎验收中,应核查钢筋型号、间距、搭接长度及锚固长度,确保受力状态满足设计标准。模板安装验收中,应检验模板的刚度、拼缝密实度及支撑体系稳定性,确保结构尺寸准确、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验收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应在隐蔽前检测防水层厚度、粘结强度和密封效果,采用无损检测技术确认防水层完整性,确保无渗漏。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是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的保障措施,结构工程验收中,应对轴线位置、标高、裂缝宽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幕墙工程验收中,应检验幕墙的平整度、拼缝宽度及防水性能,确保观感和功能达标。最后,竣工验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终环节。竣工验收中,应对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及设备调试效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和功能完整性全面达标。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检测与验收控制,能够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提升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土木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实践意义。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严格把控,能确保工程材料和设备的合规性和稳定性;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动态监控和优化,能提升结构性能和施工精度;施工过程检测与验收的全流程管理,能确保结构安全性和功能完整性。全面、系统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升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土木工程行业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重,焦阳.土木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4,(17):83-85.

[2]曾亭翼.探究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05):46-47.

[3]宋富荣.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陶瓷,2024,(04):158-161.

[4]韦军,邹才东.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新城建科技,2024,33(02):173-175.

[5]高伟.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4,(0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