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张欣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31
摘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提升各参与方沟通效率;可进行可视化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还能优化进度与成本管理,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并控制造价,有效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价值体现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BIM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其独特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其价值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BIM技术在设计管理中的价值
BIM技术为建筑设计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革新。在传统设计过程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往往独立工作,容易出现设计冲突。而BIM技术构建的三维信息模型,能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多专业设计整合在一个协同平台上。例如,建筑设计师对建筑外形进行调整时,结构设计师能立即在模型中看到这种变化对结构体系的影响,提前发现并解决诸如梁柱位置冲突、空间预留不足等问题,避免后期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同时,BIM模型包含丰富的信息,如材料属性、构件尺寸等。设计师可以基于这些准确信息进行性能分析,像采光分析、通风分析、能耗分析等。通过采光分析,能精确计算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建筑内部的采光情况,从而合理规划窗户大小和位置,以满足室内采光标准并降低照明能耗。这种基于BIM的设计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设计质量,还能有效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精细化。
2.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价值
2.1进度模拟控制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模拟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利用BIM软件,能够创建基于时间维度的4D施工进度模型。该模型将施工进度计划与三维建筑模型相结合,直观地展示出整个施工过程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提前预演施工流程,清晰地看到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工程等各阶段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将实际进度与4D进度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发现进度偏差。例如,如果某一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工序滞后,在模型中就会直观地显示出来,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分析原因,是因为材料供应不足、施工人员短缺还是机械设备故障等。并且可以基于BIM模型对后续施工进度进行调整优化,如调整施工顺序、增加施工资源投入等,以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行,避免工期延误,有效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2.2质量安全管理
BIM技术对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质量管理方面,BIM模型中包含了详细的构件信息,如构件的规格、型号、质量标准等。在施工前,可以利用BIM模型对施工人员进行可视化交底,使施工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例如,在钢结构安装工程中,通过BIM模型向安装工人展示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焊接要求、螺栓安装顺序等质量控制点,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准确性。在安全管理方面,BIM技术可以进行施工场地的安全规划。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三维建模,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区域,如洞口、临边、高处作业区域等。并且可以根据施工进度模拟不同阶段的安全风险,提前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利用BIM模型分析其覆盖范围、与周边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从而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3资源调配优化
BIM技术有助于施工资源的调配优化。在建筑施工中,资源包括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BIM模型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准确计算出不同阶段所需的资源数量。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根据浇筑量和施工速度计算出所需的混凝土搅拌车数量、泵车数量以及施工人员数量。同时,BIM技术能够实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将资源的实际使用数据反馈到BIM模型中,如材料的库存情况、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如果发现某种材料库存不足或者机械设备闲置率过高,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对于人力资源,可以根据不同施工任务的工作量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BIM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的价值
3.1设施维护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设施维护管理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建筑中的设施设备种类繁多,传统的维护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纸质文档或电子表格记录设备信息,查询和管理都较为不便。而BIM模型中集成了设施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设备的型号、安装位置、维护周期、维修记录等。设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快速定位设备位置,在需要进行维护时,能及时获取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的维护要求、上次维修时间等。并且,在设备出现故障时,BIM模型可以辅助维修人员快速诊断故障原因,因为模型中可以关联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故障诊断信息,提高设施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
3.2空间规划利用
在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对空间规划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BIM模型准确反映了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和使用情况。对于商业建筑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租户的需求,利用BIM模型进行空间分割和布局规划。例如,在购物中心的运营中,根据不同商家的经营类型和面积需求,通过BIM模型快速调整商铺布局,同时分析新布局对交通流线、消防疏散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办公建筑,BIM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办公空间的使用。根据员工数量和工作职能,合理规划办公区域、会议室、休息区等空间的大小和位置。还可以通过分析空间利用率,挖掘可利用的闲置空间,提高建筑空间的整体利用效率,满足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3.3应急响应支持
BIM技术为建筑运营中的应急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火灾、地震等突发紧急事件发生时,BIM模型能够快速提供建筑内部的详细信息。例如,消防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获取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如消火栓、灭火器的位置)等信息,以便迅速制定救援和疏散计划。不仅如此,BIM模型还具有强大的集成能力,它可以与建筑内的监控系统、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深度集成。在紧急事件发生的瞬间,这种集成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它能够实时获取建筑内的人员分布情况,知道哪些区域人员密集,哪些区域人员较少,这有助于救援力量的合理分配。同时,BIM模型可以与建筑内的监控系统、传感器等设备集成。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实时获取建筑内的人员分布情况、烟雾浓度、温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在BIM模型中直观显示出来。
结束语: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均展现出显著价值。充分发挥其优势,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的高效、优质建设与运营。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和深化BIM技术应用,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怡憬.BIM技术在建筑初步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4,(04):163-165.
[2]庞廷宇.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设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2024,44(01):47-48.
[3]郭琼红.基于“互联网+BIM”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措施[J].四川建筑,2024,44(0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