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鲍俊毅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摘要: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革新。其能实现项目信息高效共享与传递,提升管理效率;可精准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还能实时监控工程进度与质量,及时解决问题。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科学性、规范性与可靠性,推动行业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建筑工程管理因项目复杂、涉及面广,传统管理方式面临挑战。信息化技术凭借高效、精准等优势,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新途径,研究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基础

1.1信息化技术概述

信息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一系列技术。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如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具有高效性、准确性、智能化等特点。例如,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服务,大数据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物联网实现物与物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则赋予系统一定的智能决策能力,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2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对信息化技术存在多方面的需求。从项目策划阶段来看,需要准确收集和分析项目相关的地理、市场、政策等信息,以便做出科学的项目决策。在设计阶段,要实现设计团队之间高效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阶段,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多方面的管理需要实时、精确的信息。例如,施工进度管理需要及时掌握各工序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计划;质量安全管理则需要快速获取质量检测数据和安全隐患信息并及时处理。

2.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整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信息,包括项目文档、图纸、进度、质量、成本等。在项目启动阶段,可将项目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如项目概况、参建单位信息等。设计阶段,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资料可及时上传到系统,方便各方查看和下载,确保设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将每日进度、质量检查结果、安全事故报告等信息输入系统,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则能实时监控工程进展。同时,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能够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例如,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可迅速查询相关的合同条款、设计依据等,减少决策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2.2施工进度模拟与监控技术

施工进度模拟与监控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诸多便利。其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通过创建建筑的三维模型,并结合施工进度计划,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不同时间节点下建筑的施工状态。这有助于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空间冲突、工序衔接不当等问题。例如,在一个大型商业建筑项目中,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进度,可以清晰看到不同楼层的施工顺序是否合理,不同专业施工队伍的作业空间是否存在冲突。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施工进度监控系统,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人员的出勤情况、物料的使用情况等数据,并传输到监控平台。管理人员可以据此准确判断施工进度是否正常,若出现偏差,可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2.3质量与安全管理信息化手段

在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信息化手段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质量管理,利用移动设备和质量管理软件,可实现质量检查的实时记录和数据传输。质量检查人员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后,可直接使用移动设备拍照、记录问题描述、定位问题位置等,然后将这些信息上传到质量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分析数据,生成质量报告,同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质量标准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在安全管理方面,借助安全监控系统,如视频监控、智能安全帽等设备,可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智能安全帽可以监测施工人员的位置、运动轨迹,当施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时自动发出警报。视频监控则可以全面覆盖施工现场,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安全隐患等情况,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3. 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效益与挑战

3.1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效益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首先,在管理效率方面,信息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例如,项目管理团队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协同办公平台等进行实时沟通,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同时,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各类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大大缩短了决策时间。在管理质量方面,信息化技术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管理手段。如施工进度模拟技术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潜在问题,避免因工序安排不合理导致的工期延误;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能够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加以处理,提高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3.2面临的数据安全与人员素质挑战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面临着数据安全和人员素质方面的挑战。在数据安全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如项目合同、设计图纸、财务数据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些数据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例如,黑客可能会入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窃取重要数据,这将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人员素质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

3.3应对挑战的策略与建议

为应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中的挑战,可采取以下策略与建议。对于数据安全问题,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防护设备,抵御网络攻击。同时,要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在人员素质提升方面,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如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BIM技术应用培训等。此外,鼓励员工自主学习,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掌握信息化技术较好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员工学习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

结束语: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管理水平与项目效益。但仍需不断探索与完善,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未来,持续深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将推动建筑工程管理迈向新高度,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6):71.

[2]王梅节.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践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6):71-73.

[3]张卉.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