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廖贤宁
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 40216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人教版高二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与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深入探究如何通过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落实核心素养,我们首先需要明晰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内涵。
二、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论阐述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丰富,主要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关键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彼此促进,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体系。当我们清晰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后,再将目光投向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会发现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质,使其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而然地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二)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点
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综合性体现在活动内容融合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活动形式综合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种语文能力;实践性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开放性表现为活动的主题、形式、资源等具有广泛的开放性,不受教材和课堂的局限;自主性则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活动探究。
基于以上对核心素养内涵和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特点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三)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关系
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从而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在探究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欣赏文学作品、参与艺术创作等活动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对不同文化主题的研究中,传承和理解优秀文化 。反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为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指明了方向,促使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通过对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理论关系的探讨,我们认识到科学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活动设计应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明确各活动侧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素。例如,“古典诗词鉴赏”活动,既要培养学生对诗词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意境、情感,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同时挖掘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主题选择可让学生提出感兴趣话题,教师筛选引导;实施中鼓励学生自主组建小组、分工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同时,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情境,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活动模拟新闻发布会、街头采访,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表达沟通能力。此外,整合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课堂与课外实践,如“探究本地历史文化”活动,结合语文、历史、地理知识,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四、人教版高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如何将这些设计原则应用于实际教学,下面以人教版高二语文为例,呈现两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案例。
(一)活动主题:“走进小说世界”
1.1 活动目标
学生沉浸于经典小说的阅读之旅,深入剖析其语言特色,学会运用多元语言进行小说创作,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分析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锤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于小说创作之时,激发创新思维。学生领略小说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鉴赏力,并尝试通过小说创作进行文学艺术的创新表达。同时,洞悉不同时代、地域小说的文化背景,传承并理解多元文化,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
1.2 活动设计
在语文学习进程中,首先开启经典小说阅读之旅。教师从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及课外精选《红楼梦》《呐喊》《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小说作品推荐给学生,学生自主挑选阅读,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记录阅读时的独特感受,深入剖析小说中的语言魅力、情节架构以及人物形象。随后进入小组研讨与分享环节,学生自由分组,针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凝聚小组观点。各小组在班级中分享交流,其他小组可积极提问、补充,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最后是小说创作与展示阶段,学生结合阅读积累与生活体验进行小说创作。创作完成后,班级举办“小说创作展览”,通过朗读、张贴等形式展示作品,同学间互相评价,共同评选出优秀之作。
1.3 活动实施
在活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密切留意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一旦发现问题,便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切实有效的帮助。以小说创作活动为例,教师可专门组织写作技巧讲座,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创作思路与方法。此外,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丰富资源,广泛搜集素材,从而为小说创作增添更多亮点与深度。
(二)活动主题:“辩论与口才训练”
2.1 活动目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方面,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助力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准确、流畅且极具说服力的语言开展辩论。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思维发展与提升,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快速反应及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欣赏辩论中语言的艺术与逻辑之美,提升审美能力,并鼓励其在辩论中创新策略与表达形式。此外,还通过辩论主题,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等,促进学生对文化的深入思考与传承。
2.2 活动设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可开展辩论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紧密相连的阶段。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辩论的基本规则、实用技巧与完整流程,并组织学生观看精彩辩论比赛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辩论的魅力。接着,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辩论主题,如“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随后围绕主题收集资料、撰写辩论稿,并进行模拟辩论训练。最后,举办班级辩论比赛,邀请其他班级学生或教师担任评委,比赛结束后评委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辩手和优秀辩论小组。
2.3 活动实施
在活动开展阶段,营造积极且公平的辩论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明确向学生强调辩论规则,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在辩论中尊重对手,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清晰表达观点。此外,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在辩论活动结束后,认真回顾辩论过程,深入反思其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的辩论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以上案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采用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保障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活动前,需精心设计方案,明确目标与流程;活动中,关注学生进展,及时指导反馈;活动后,组织总结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同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既关注学习成果,也重视活动过程表现。评价主体涵盖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内容涉及参与度、合作能力、思维发展及语言表达等。例如,“走进小说世界”活动中,除评价小说创作质量,还可评价阅读分享、小组研讨等环节表现。
此外,应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及社区资源,为活动提供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选取主题,鼓励网络搜索,或组织社区实地调研,以丰富学习体验。
六、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活动案例,并采用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使综合性学习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落实。在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优化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养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尤云.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究[J]. 成才之路,2024,(09):89-92.
[2]刘慧丽.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高考,2023,(35):39-41.
[3]林滨.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3,(02):37-39.